Chan, Tat, Li Liao, Xiumin Martin, Zhengwei Wang. Avoiding Peer Inform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Charity Crowdfunding: a Field Experiment. Management Science, 2023, Forthcoming.
Liao, Li, Xiumin Martin, Ni Wang, Zhengwei Wang, Jun Yang. What If borrowers were Informed about Credit Reporting? Two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s.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23, 98 (3): 397–425.
Deng, Yinglu, Li Liao, Jiaheng Yu, Yu Zhang. Capital Spillover, House Prices, and Consumer Spending: Quasi-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House Purchase Restriction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22, 35(6), 3060–3099.
Liao, Li, Zhengwei Wang, Jia Xiang, Hongjun Yan, Jun Yang. User Interface and First-hand Experience in Retail Investing.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21, 34(9), 4486–4523.
Jiang, Jinglin, Liao Li, Wang Zhengwei, Zhang Xiaoyan. Government Affiliation and Peer-to-Peer Lending Platforms in China.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2021, 62, 87-106.
Ge, Ruyi, Xuan Tian, Zhiqiang Zheng, Li Liao.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nvestors’ Performance and Usage or Robo-Advisors in Peer-to-Peer lending.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2021, 32(3), 774-785.
Jiang, Jinglin, Li Liao, Zhengwei Wang, Hongyu Xiang. Financial Literacy and Retail Investors' Financial Welfare: Evidence from Mutual Fund Investment Outcomes in China.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20, 59.
Li, Emma, Li Liao, Zhengwei Wang, Hongyu Xiang. Venture Capital Certification and Customer Response: Evidence from P2P Lending Platform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20, 60.
Liao, Li, JJ Xiao, W. Zhang, C. Zhou. Financial Literacy and Risky Asset Holdings: Evidence from China. Accounting and Finance, 2017, 57(12), 1383-1415.
Liao, Li, X. Zhang, Y. Zhang. Mutual Fund Managers' Timing Abilities.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17, 44, 80-96.
Liao, Li, B. Liu, H. Wang. China's Secondary Privatization: Perspectives from the Split-Share Structure Reform.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4, 113(3), 500–518.
Liao, Li, Z. Li, W. Zhang, N. Zhu. Exercise to Lose Money? Irrational Exercise Behavior from the Chinese Warrants Market.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2014, 34 (5), 399–419.
Li, Donghui, L. Liao, Y. Luo, X. Zhang. Firm Headquarters Locatio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Stock Return Co-Movements.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14, 30, 158-172.
Liao, Li, Jing Jian Xiao. Consumer Finance and Social Indicators in China.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14,119, 1173-1175.
Liao, Li, Z. Li, W. Zhang, N. Zhu. Does the Location of Stock Exchange Matter? A Within-Country Analysis.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12, 20, 561–582.
Liao, Li, B. Liu, H. Wang. Information Discovery in Share Lockups: Evidence from the Split-Share Structure Reform in China. Financial Management, 2011, 40 (4), 1001-1027.
王正位, 劉宇璠, 廖理. 借款金額選擇與還款激勵——來自随機試驗的證據[J]. 管理科學學報, 2023, 26 (04): 20-40.
谷軍健, 廖理, 張偉強, 袁偉. 疫情沖擊下中國創業活躍度損失與韌性研究[J]. 科學學研究, 2022,已接收.
王正位, 崔向博, 廖理. 線上銷售、市場反應與未來股票收益[J]. 經濟學報,2022, 9(02): 146-165.
王正位, 李夢雲, 廖理,石永彬. 人口老齡化與區域創業水平--基于啟信寶創業大數據的研究[J]. 金融研究,2022(02): 80-97.
王正位,李天一,廖理. 網貸行業的競争效應與傳染效應:基于問題平台大規模爆雷事件的實證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22, 30(02): 14-26.
廖理, 崔向博, 孫瓊. 另類數據的信息含量研究——來自電商銷售的證據[J]. 管理世界, 2021, 37(09): 90-104.
廖理, 王新程, 王正位等. 網紅直播打賞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金融研究, 2021, (08): 138-151.
李夢雲, 廖理, 王正位. 城市創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探究 [J]. 經濟學報, 2021, 8(01): 1-28.
陳收, 蒲石, 方穎, 陳國青, 黃麗華, 黃益平, 馬超群, 呂廷傑, 李心丹, 廖理, 吳沖鋒, 謝康, 袁先智, 葉強. 數字經濟的新規律[J]. 管理科學學報, 2021, 24(08): 36-47.
廖理, 初衆, 張偉強. 中國居民金融素養與活動的定量測度分析[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21, 38(07): 43-64.
廖理, 李夢雲, 王正位. 借款人社會資本會降低其貸款違約概率嗎——來自現金貸市場的證據[J]. 中國工業經濟, 2020(10): 5-23.
王正位, 李天一, 廖理, 袁偉, 李鵬飛. 疫情沖擊下中小微企業的現狀及纾困舉措——來自企業經營大數據的證據[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20, 37(08): 3-23.
王正位, 周從意, 廖理, 張偉強. 消費行為在個人信用風險識别中的信息含量研究[J]. 經濟研究, 2020, 55(01): 149-163.
張雲亭, 張偉強, 廖理. 融資投資者更不願意實現他們的虧損嗎?——來自中國股票市場“兩融”交易數據的實證研究 [J]. 中國經濟問題, 2019, (04): 94-108.
王正位,王新程,廖理. 信任與欺騙:投資者為什麼陷入龐氏騙局?——來自e租寶88.9萬名投資者的經驗證據[J]. 金融研究,2019, (08): 96-112.
江靜琳, 王正位, 向虹宇, 廖理. 金融知識與基金投資收益: 委托投資能否替代金融知識[J]. 世界經濟,2019,42(08): 170-192.
向虹宇, 王正位, 江靜琳, 廖理. 網貸平台的利率究竟代表了什麼?[J]. 經濟研究,2019, 54(05): 47-62.
廖理, 初衆, 張偉強. 中國居民金融素養差異性的測度實證[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9, 36(01): 96-112.
廖理, 向佳, 王正位. P2P借貸投資者的群體智慧[J]. 中國管理科學,2018, 26(10): 30-40.
廖理, 向佳, 王正位. 網絡借貸的角色轉換與投資者學習效應[J]. 中國工業經濟,2018(09): 60-78.
江靜琳, 王正位, 廖理. 農村成長經曆和股票市場參與[J]. 經濟研究,2018, 53(08): 84-99.
廖理, 張雲亭, 張偉強. 中國融資投資者是否更為過度交易[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8, 38(04): 836-847.
向佳, 廖理, 王正位. 投資者有限注意對投資業績的影響[J]. 技術經濟,2018, 37(04): 109-120.
鄧穎惠, 廖理, 王正位. 風險投資的認證作用——來自網貸市場的證據[J]. 投資研究,2018, 37(03): 92-115.
向虹宇, 廖理、王正位. 注意力與P2P投資者投資決策——來自人人貸的證據[J]. 經濟學報,2017, 4(03): 84-107.
廖理, 張偉強. P2P網絡借貸實證研究:一個文獻綜述. Betvictor中文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2(2): 186-196.
王正位, 向佳, 廖理, 張偉強. 互聯網金融環境下投資者學習行為的經濟學分析[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6, (3): 95-111.
廖理, 吉霖, 張偉強. 借貸市場能準确識别學曆的價值嗎?——來自P2P平台的經驗證據[J]. 金融研究,2015, (3): 146-159.
廖理, 吉霖, 張偉強. 語言可信嗎?借貸市場上語言的作用——來自P2P平台的證據[J]. Betvictor中文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 (4): 413-421.
廖理, 李夢然, 王正位等. 觀察中學習: P2P網絡投資中信息傳遞與羊群行為[J]. Betvictor中文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 (01): 156-165.
張學勇, 廖理, 羅遠航. 券商背景風險投資與公司IPO抑價——基于信息不對稱的視角[J]. 中國工業經濟,2014, (11): 90-101.
廖理, 李夢然, 王正位. 聰明的投資者:非完全市場化利率與風險識别——來自P2P網絡借貸的證據[J]. 經濟研究,2014, (07): 125-137.
廖理, 李夢然, 王正位.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地域歧視研究[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4, (05): 54-70.
王會娟, 廖理. 中國P2P網絡借貸平台信用認證機制研究——來自“人人貸”的經驗證據[J]. 中國工業經濟,2014, (04): 136-147.
廖理, 沈紅波, 蘇治. 如何推動中國居民的信用卡消費信貸——某于住房的研究視角[J]. 中國工業經濟,2013, (12): 117-129.
沈紅波, 黃卉, 廖理. 中國信用卡市場持卡人透支行為研究[J]. 統計研究,2013, 30(10): 61-67.
廖理, 賀裴菲, 張偉強, 沈紅波. 中國個人投資者的過度自信和過度交易研究. 投資研究,2013, (8): 35-46.
張金寶, 廖理. 基于區間型數據的城市家庭收入分布與基尼系數測算方法研究.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3, (7): 116-130.
張偉強, 廖理, 沈紅波. 中國認購權證市場泡沫形成機制研究. 中國工業經濟,2013, (1): 90-102.
廖理, 範宏博. 信息不對稱下股權增發路徑的設計與選擇.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2, (10): 83-99.
肖作平, 廖理. 終極控制股東、法律環境與融資結構選擇. 管理科學學報,2012, (09): 84-96.
張春霞, 劉淳、廖理. 使用logistic回歸模型确定投資者的風險資産配置——基于個人投資者問卷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 Betvictor中文版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08): 1142-1149.
張學勇, 廖理. 風險投資背景與公司IPO: 市場表現與内在機理. 經濟研究, 2011, (6): 118-132.
張偉強, 王珺, 廖理. 中國個人權證投資者處置效應研究. Betvictor中文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 (4): 112-122.
肖作平, 廖理, 張欣哲. 生命周期、人力資本與家庭房産投資消費的關系——來自全國調查數據的經驗證據. 中國工業經濟, 2011, (11): 26-36.
廖理, 張金寶. 城市家庭的經濟條件、理财意識和投資借貸行為——來自全國24個城市的消費金融調查. 經濟研究, 2011, (增1): 17-30.
張學勇, 廖理. 股權分置改革、自願性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 經濟研究,2010, (4): 28-39.
趙振華, 劉淳, 廖理. 是誰獲得了更高的基金投資收益?——對個人投資者問卷調查的實證分析,金融研究, 2010, (5): 166-178.
肖作平, 廖理. 非财務利益相關者與公司資本結構選擇——一個動态調整模型. 中國工業經濟,2010, (10): 85-95.
王江, 廖理, 張金寶. 消費金融研究綜述. 經濟研究,2010, (增1): 5-29.
郦金梁, 廖理, 沈紅波. 股權分置改革與股票需求價格彈性——基于供給需求的理論框架和經驗證據. 中國工業經濟, 2010, (2): 36-46.
廖理, 廖冠民, 沈紅波. 經營風險、晉升激勵與公司績效[J]. 中國工業經濟,2009, (08): 119-130.
廖理,肖作平.公司治理影響公司現金持有量嗎——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 中國工業經濟,2009, (06): 98-107.
沈紅波, 廖冠民, 廖理. 境外上市、投資者監督與盈餘質量[J]. 世界經濟, 2009, (03): 72-81.
廖理, 曾亞敏, 張俊生. 外資并購的信号傳遞效應分析——加劇競争壓力抑或提高并購概率[J]. 金融研究, 2009, (02): 29-39.
張偉強, 王珺, 廖理. 股權分置改革中的“實惠效應”與“未來效應”[J]. 中國工業經濟, 2008, (11): 98-107.
肖作平, 廖理. 公司治理影響債務期限水平嗎?——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 管理世界, 2008, (11): 143-156+188.
沈紅波, 廖理, 廖冠民. 境外上市、投資者保護與企業溢價[J]. 财貿經濟, 2008, (09): 40-45.
廖理, 沈紅波.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與股權分置改革效應研究[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8, (09): 117-125.
廖理, 張學勇. 全流通糾正終極控制者利益取向的有效性——來自中國家族上市公司的證據[J]. 經濟研究, 2008, (08): 77-89.
廖理, 石美娟. 我國養老基金投資偏好研究[J]. 統計研究,2008, (08): 50-53.
王佳, 廖理. 風險投資持股對我國上市企業承銷費用的影響研究[J]. 技術經濟,2008, (07): 85-90.
廖理, 沈紅波, 郦金梁. 股權分置改革與上市公司治理的實證研究[J]. 中國工業經濟,2008, (05): 99-108.
廖理, 劉碧波, 郦金梁. 道德風險、信息發現與市場有效性——來自于股權分置改革的證據[J]. 金融研究,2008, (04): 146-160.
曹映雪, 張再金, 廖理. 開征物業稅能否抑制房地産投機[J]. 稅務研究,2008, (04): 42-44.
曾亞敏, 廖理. 人民币彙率波動與外資并購上市公司的價值效應[J]. 證券市場導報,2008, (03): 24-30.
曹映雪, 廖理. 房地産市場價格的國際比較分析[J]. 價格理論與實踐, 2008, (02): 56-57.
肖作平, 廖理. 大股東、債權人保護和公司債務期限結構選擇——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 管理世界,2007, (10): 99-113.
廖理, 方芳. 股利政策代理理論的實證檢驗[J]. 南開管理評論, 2005, (05): 57-64.
廖理, 許豔. 中國投資者對不同手段的盈餘管理行為的識别[J]. Betvictor中文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9): 1268-1272.
廖理, 許豔. 不同盈餘管理手段對于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研究[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5, (08): 24-31.
廖理, 羅洪濤, 趙鋒. 我國MBO事件市場反應實證分析[J]. 統計研究, 2005, (07): 69-71.
廖理, 張琦. 管理層收購動機理論研究綜述[J]. 經濟學動态,2005, (04): 107-110.
廖理, 方芳. 管理層持股、股利政策與上市公司代理成本[J]. 統計研究,2004, (12): 27-30.
廖理, 朱正芹. 從金融産品創新看美國體育場館融資[J]. 國際經濟評論,2004, (05): 44-47.
廖理, 朱正芹. 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的業績改善研究[J]. 中國工業經濟, 2004, (10): 97-104.
廖理, 沈超. 利用CAPM計算中國房地産行業資本成本[J]. 中國管理科學, 2004, (04): 38-43.
廖理, 許豔. 盈餘管理理論研究綜述[J]. 經濟學動态, 2004, (08): 87-90.
廖理, 張偉強. 逐漸規範市場上的A股新股長期強勢表現研究[J]. 管理世界, 2004, (07): 120-126.
廖理, 趙鋒. 對Treynor-Black投資組合模型的推廣[J]. 運籌與管理, 2004, (02): 91-97.
汪毅慧, 廖理, 鄧小鐵. 不對稱信息、交易成本與投資者保護:内地(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比較研究[J]. 金融研究, 2003, (10): 27-36.
廖理, 趙鋒, 李閣峰. 基于多指數模型的投資組合風險控制方法和風險因子識别[J]. 世界經濟, 2003,(09): 44-49.
賈超鋒, 廖理. 積極型資産組合管理理論評介[J]. 經濟學動态, 2003, (08): 68-71.
廖理, 黃毓慧, 蘇陽. 儲蓄轉化為中小城鎮建設資金的途徑——美國房地産投資信托(REITs)的發展與啟示[J]. 國際經濟評論, 2003, (04): 24-28.
廖理, 賈超鋒. 中國資本市場引入交易所交易基金分析[J]. 管理世界, 2003, (06): 139-140.
廖理, 黃毓慧, 王勇. 信托助力中國城鎮化建設[J]. 經濟導刊, 2003, (07): 60-62.
廖理, 朱正芹.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成本實證研究[J]. 中國工業經濟, 2003, (06): 63-69.
廖理, 汪毅慧. 中國股票市場風險溢價研究[J]. 金融研究, 2003, (04): 23-31.
廖理, 趙鋒. 美國社會養老保險改革評述[J]. 經濟學動态, 2001, (12): 78-81.
廖理, 賈超鋒. 可轉換債券的新發展及啟示: 以亞馬遜公司為例[J]. 投資研究, 2001, (10): 16-20.
廖理, 王兵. 香港特區強積金的投資管理對祖國大陸養老體制改革的啟示[J]. 世界經濟, 2001, (09): 64-68.
廖理, 常睿. 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的若幹思考[J]. 财政研究, 2001, (08): 20-22.
廖理, 姜彥福. 高技術風險投資中的投資保護機制[J]. 科學學研究, 2001, (01): 55-57.
廖理, 汪毅慧. 實物期權理論與企業價值評估[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01, (03): 98-101.
廖理, 姜彥福. 國有企業的技術創新、組織創新與制度創新[J]. 技術經濟, 1996, (09): 33-35.
廖理. 企業技術創新目标與方式的選擇[J]. 世界經濟, 1996, (06): 57-60.
廖理. 創新的人力資源管理[J]. 科研管理, 1996, (02): 22-27.
廖理. 國有企業經理報酬問題[J]. 經濟導刊, 1995, (05): 51-55.
雷家骕, 廖理. 技術積累與持續創新造就了中國“油墨大王”[J]. 中外管理, 1995, (07): 45-46.
廖理, 雷家骕. 創業計劃對資金籌集非常重要[J]. 中外管理, 1995, (04): 36-37.
廖理. 新企業怎樣保持發展勢頭[J]. 中外管理, 1995, (01):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