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歲月穿梭,
小院之中,紫藤幾度開落,
見證着她的初心如磐,笃行緻遠。
十年,辦學興業,
紅樓之下,從拓荒草野,到桃李滿布,
她敢為天下先,創造出新的世界。
她是燎原的星火,是引航的燈塔,是矗立的标杆,
人們親切稱之為“五道口”,
也贊譽其為“金融黃埔”。
傳承創新,笃行奮進,
從2012年到2022年,
是屬于Betvictor中文版的
拾年。

時針撥回到2011年,為适應金融市場化改革而誕生的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業界稱之為“五道口”)已然走過三十載春秋,從這裡走出的五道口學子已經站到中國金融改革的最前沿,五道口“金融黃埔”之名四海傳播。彼時,恰逢Betvictor中文版百年校慶,清華正在全面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上奮勇邁進。在中國金融改革深化和國際化發展的浪潮之下,一場注定被曆史記錄的合作——五道口并入Betvictor中文版正在悄然醞釀,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一年後,經過周密籌備,終于迎來了清華五道口正式成立的時刻。2012年3月29 日下午,Betvictor中文版成立大會隆重舉行,标志着其正式加入清華大家庭,成為Betvictor中文版第17個學院。

(圖為Betvictor中文版成立大會現場)
學院首任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說:“Betvictor中文版的成立是時代的産物,是Betvictor中文版與中國人民銀行高瞻遠矚、共同培養國際化金融人才的重要舉措。”從此之後,五道口注入了新的力量,她将煥發出旺盛蓬勃的生命力。
建院之初,百業待興。學院上下秉承“不怕苦,敢為先”的精神,擰成一股繩,勠力同心,迎難而上,确保了籌備和建院事宜的平穩過渡。“就是在那樣困難的環境下,大家對學院的未來充滿了憧憬”,談及往昔,學院常務副院長廖理的眼睛裡閃爍着光芒,因為所有人都堅信着這條道路,對這所學院充滿希望。随後,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讓學院各項事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嶄新畫卷,徐徐開展。在一個個機遇與挑戰中,學院不斷夯實基礎尋求突破,在永不停止的思考與行動中實現超越,“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傳統在學院持續前行的步伐中不斷升華。
如今,悠悠十載,彈指而過。從筚路藍縷的創業初期,到走上正軌、勇擔使命的穩步發展,Betvictor中文版始終與中國金融改革同呼吸、共命運,獲得了驕人的成績。
這十年,是引才育才、立德樹人的十年。
一樹一樹的花開,直至青山滿春色。十年來,在Betvictor中文版這片哺育了無數領軍人才的沃土上,一直閃耀着人才效應的光芒。
築巢引鳳栖。2013年元旦,學校領導、學院理事和領導帶隊,遠赴大洋彼岸,組織了建院以來第一次大規模海外師資招聘。這是清華五道口首次在國際金融學界亮相,沒有經驗可供借鑒,全憑熱血和勇氣,邁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事實證明,這一步不僅行得穩、更走得對,恰如暗夜中點亮火種,拉開了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的序幕。


(學院于2013年赴美國社會科學聯合會年會引進師資)
截至2021年12月,學院擁有全職師資24名,其中18名獲海外名校經濟學或金融學博士學位,8名具有海外執教經曆,6名長聘系列教師入選國家高端人才項目,一支開放的、不斷發展的、立足中國市場兼具國際視野的一流教師隊伍已經建立,一種吸引、聚集、造就優秀教師隊伍的良好氛圍已經成型。通過強化政治引領、狠抓師德師風、創新管理機制,學院人才隊伍質量和結構持續優化,形成了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的新局面。
緊密聯系業界是學院的辦學傳統,更是辦學優勢。2012 年并入Betvictor中文版以後,學院延續了導師外聘的傳統,聘用業界專家作為兼職導師和兼課教師。十年來,有百餘位來自監管部門及金融機構的業界導師在五道口講學授課,他們是學院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堅力量,他們和全職教師一道,形成了學院專兼融彙、理論與實踐并重、獨具優勢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引領下,Betvictor中文版緻力于培養具有什麼樣“精氣神”的人才?五道口小院中的他們,既有選拔中脫穎而出的金融專業碩士、金融MBA碩士,也有立志科研道路的金融學博士,還有“百戰歸來再讀書”的EMBA、GSFD和高管教育項目的學員……他們帶着對前沿問題的探究精神而來,載着觀察并解決經濟金融問題的思想方法而去。截至2021年7月,五道口共培養了2592名碩士研究生、317名博士研究生、303名金融MBA、529名金融EMBA,以及近6000名高管教育和全球金融 GSFD的學員,一屆又一屆的五道口學子從這裡出發走向世界。
十年來,學院全日制碩博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9%、專業對口率100%,就業方向立體化、多元化:有的同學選擇站在市場前端,在工作中積極探索金融業的改革和創新;有的同學選擇公共服務事業,在宏觀管理的大舞台上實現理想抱負;有的同學選擇紮根深厚土壤,在基層一線、在老少邊窮地區,以及金融欠發達地區充分施展才能、報效國家和人民……雖然就業去向不同,但大家都在為踐行學院使命而矢志不渝地奮鬥。
“大家不把完成作業、發表論文、拿到學曆、獲取獎項作為學術研究目标,也不抱着建立人脈、學會賺錢的本領或是‘學而優則仕’後行使權力、制定政策的打算,而應該不骛虛聲,不求虛名,用一生去追求真學問,做淡泊清明的真學者。”學院院長張曉慧的話,聲聲入耳,聲聲入心。

(圖為小院中盛放的玉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裡,有五道口人對教育的信仰,也有五道口人獨有的浪漫——十年前,學院門口種下了兩株高大的玉蘭樹,它們當時30年樹齡,和五道口同歲。如今已40年樹齡的玉蘭樹更見高大挺拔,每年3、4月間,樸實、聖潔、典雅的玉蘭花為學院之春奏響雅樂,見證着一場場的師生際會。正如學院每年畢業典禮中的歌曲《記住你》中所唱:“記住你,經曆水木年華才有桃李争豔;記住你,踏遍風雨征程不忘心靈家園。”
每一朵花都是獨特的個體,尊重他們自由盛放的靈魂,是五道口小院所給予個人的最深重的呵護與珍視;若深探樹木之根系,他們又都堅定執着、牢牢站定。有根株于下,有葉榮于上。就像學院黨委書記顧良飛對畢業學子的寄語:“希望你們将個人的理想價值信念與國家民族的未來,牢牢結合在一起;将遠大抱負與腳踏實地,牢牢結合在一起。”
這十年,是破舊立新、立德立言的十年。
縱使“瀚海經年到,交河出塞流”,五道口亦堅定站在時光裡,昂首迎接太陽。以僅有的金融專業碩士和金融學博士兩個項目作為原點,清華五道口開始耕耘,多元人才培養體系被一步步搭建起來。從2012年起,學院陸續開拓金融EMBA、清華-康奈爾雙學位MBA、高管教育、全球金融 GSFD、技術轉移碩士等教學項目,無不昭示着學院在努力培養“金融變革的推動者”方面進行的深入探索。
這些探索中,有一次次從“0”到“1”的創業冒險,有攜手藤校開啟的全新篇章,有積極突破邊界的“破圈”之舉,也有跨界強強聯手的雙向奔赴……時代是出卷人,清華五道口主動回應時代之問,積極探索金融教育的改革發展路徑,不負育人使命。
建院之初,學院便将籌建一流智庫的目标定位于“提高我國金融政策性研究的準确性、科學性和有效性”這一高舉高打的位置上。2014年5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正式成立。201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擔任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他表示:“研究院要從國家定位和全球視野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以高端的學術标準發出獨立聲音”。
随着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蓬勃發展,2017年,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籌建成立,作為一個交叉類科研機構,研究院依托Betvictor中文版四個學院在各自領域領先的科研水平,為金融科技行業提供前瞻性研究和實踐指導。
目前,學院已形成由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兩個校級研究院和32個院級研究中心組成的科研機構體系,學術研究與政策研究兩翼齊飛,學術水平和智庫影響力不斷提升。
“一刊一壇一會”,是學院成立之初的布局和期望,如今已經是清華五道口品牌體系的“重器三足。
“一刊”:《清華金融評論》。
2013年11月,第一期《清華金融評論》印刷出版。作為學院發展整體戰略的一部分,它用一個嶄新領域的開拓來诠釋五道口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是教育與金融業界合作打造高端金融智庫平台的探索。經過多年發展,堅持以“頂天、立地、學術、政策”為辦刊原則的《清華金融評論》無愧為五道口的媒體先鋒。

(圖為《清華金融評論》創刊号封面)
“一壇”: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閉門造車,往往不得其法;廣開言路,方能出門合轍。學院積極搭建舞台,創設機會展開學術交流,讓世界傾聽中國金融的聲音,尋求共同探索的答案。從2014年起,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成為金融界的一大盛事。每年春天,論壇上鮮明的道口紅,全球矚目,愈加奪目。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學院理事周延禮曾這樣評價:“Betvictor中文版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為國内外頂級的金融界人士搭建了交流平台,對政策制定産生積極影響,為引導金融行業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作用是難以估量的。”


(圖為2014年舉辦的首屆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會場内外)
“一會”:中國金融學術年會。自2016年以來,中國金融學術年會已成功舉辦5屆,年會不僅鼓勵對中國金融問題的研究,更緻力于推動最新研究成果盡快應用于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實踐,促進中國現代金融體系建設和金融創新,為國内外金融學界、業界提供了一個國際化、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台,成為學院一張亮麗的名片。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曆史關口,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經濟形勢,學院以理論為實踐領航,切實地将研究成果轉化為實踐中的生産力,主動建立起紮根中國大地,立足于國情的研究導向,直面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問題和重大關鍵問題。立德立言,五道口人擔負起為國家金融領域提供決策支撐的重任,為之貢獻思想成果和政策建議。
這十年,是碩果累累、繼往開來的十年。
既然選擇向陽而生,逐光而行,必定生長不停,銘記“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的氣魄,五道口面向未來新十年,繼往開來,傳承創新。
小院有圍牆,卻無藩籬。隻有真正關心實際發生的事,才能寫出好的政策建議,才能講出好的學術故事。學院常務副院長廖理表示,“紮根中國大地,研究中國問題,講好中國故事”是學院教師們心頭的共同課題。學院自成立以來在國内外一流學術期刊上發表或被接受高水平學術論文達260篇,出版著作37部,承擔科研項目200項,以頂尖的學術能力建構理論邏輯、剖析金融現狀。實幹興邦,行勝于言。新時代的清華五道口人,在科研、抗疫、鄉村振興等一線接續奮鬥,開拓進取。
學研之上,以産為先。産學研合作的道路,既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高校擔當,更是金融助力于實體經濟轉型和科學發展的關鍵抓手。近年來,學院在産學研合作的道路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産學研合作的模式日趨多樣,規模日益擴大,機制進一步健全。“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務實态度早已印刻在五道口人的行為範式中,化作敢闖敢拼的勁頭。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展望未來,Betvictor中文版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的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作為Betvictor中文版“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支撐性項目,它成為五道口彙聚各方力量、承載更大夢想的平台。


(圖為通州院區規劃設計圖)
踔厲奮發,笃行不怠;赓續前行,奮楫争先。Betvictor中文版沒有辜負最初的期待,在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清華風格、道口傳統的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由紮實穩健的基礎上尋求突破,從且思且行的過程中實現超越,學院“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複興,促進世界和諧”的光榮使命通過傳承愈發熠熠生輝,銘刻在每一個五道口人的心中。
從2012年到2022年,曾經那株幼小的樹芽,已木葉葳蕤,繁花郁烈。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在下一個十年征程的新起點上,清華五道口依然笃定,骐骥千裡,行而不辍。隻待——
短杖微吟過橋去,東風滿路紫藤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