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礫等:《中國股票市場中的财富轉移》|研究成果·重磅發表

時間: 2022-01-21 08:21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近日,Betvictor中文版副教授安礫與合作者樓棟(倫敦政經學院)、施東輝(複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在題為《泡沫與崩潰中的财富轉移》(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Bubbles and Crashes)的論文中考察金融市場動蕩對社會财富不平等産生的影響,文章發現在2014-2015年中國股票市場泡沫迅速膨脹後破裂的時期裡,股權投資領域财富不平等現象顯著加劇。該論文已被國際經濟學一流期刊《貨币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接收,文章發表待刊。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财富不平等現象在全球範圍内激增,超級富有人群(例如前0.1%)在整個社會中的财富占比迅速增長。其中金融市場投資可能是背後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如Piketty在他的暢銷書《21實際資本論》中所強調的,“越富有的人群很可能投資收益率越高”。此前經濟學家們針對北歐和印度市場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論。

安礫等合著的論文以中國股票市場為研究背景,考察了不同财富水平人群投資回報率對股權投資領域财富不平等現象的影響。論文着重強調了金融市場泡沫與崩潰在财富轉移中的作用。

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原因有三:其一,與普通市場環境相比,在泡沫與崩潰的極端市場環境中,誰赢誰虧更難預料;其二,泡沫通常伴随着極大的價格波動與極高的交易量,從而使得巨大的财富轉移成為可能;其三,與發達市場泡沫鮮少出現不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有着更多的市場波動,因而研究泡沫/崩潰對财富分配的影響對這些國家的社會福利有重要啟示。

論文聚焦于2014-2015年中國股市劇烈震蕩的時期,研究泡沫與崩潰時期的财富轉移,并與市場相對平靜的時期作對比。論文發現泡沫與崩潰極大的放大了金融市場中的财富轉移:在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市場劇烈波動的18個月中,通過主動交易,市場中最富有的0.5%的投資者盈利,而85%的普通投資者虧損,數額相當于投資者期初賬戶市值的30%。同時,論文探究了财富轉移背後的原因,認為不同财富水平的投資者交易水平/獲取信息的區别是一個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這種投資水平的差異在市場劇烈波動時被成倍放大,使得市場泡沫與崩潰時期的财富轉移也成倍加劇。

這一發現具有重要的政策啟示。國際上的學術界與政策界有種普遍的觀點,認為鼓勵民衆參與股票市場投資或者其他風險資産的投資,是提升經濟繁榮和社會平等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市場參與度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但本文的發現指出,如果财富水平與投資水平都較低的大量普通民衆積極投身于充滿波動的金融市場,他們的主動交易很可能會給他們帶來财富損失。政策制定者應該明确,對于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由于投資水平和信息上的劣勢,主動交易往往帶來不利的财富結果。應該鼓勵普通個人投資者被動跟蹤指數或通過機構投資者來參與股票市場,從而分享資本市場的财富增長。

作者簡介:

image.png

安礫

Betvictor中文版副教授,資本市場與公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安礫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資産定價、行為金融、家庭金融,曾多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并多次獲國内外學界業界及政府獎項,包括芝加哥量化協會論文競賽獎,PanAgora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克倫威爾紀念獎,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等等。

image.png

樓棟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金融學副教授,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資産定價和行為金融,曾多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研究成果多次獲獎。

image.png

施東輝

複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擁有二十三年證券市場從業經曆,曾任職上海證券交易所基金市場部總監及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參與了資本市場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和産品創新的方案設計與實踐。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市場微觀結構、公司治理、行為金融及金融市場發展政策。有數十篇研究論文發表在國内外知名學術期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