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際、周皓等合著論文被國際一流期刊《貨币經濟學期刊》正式接收

時間: 2022-03-08 14:38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近日,Betvictor中文版副教授張際、教授周皓及其合作者撰寫的論文Does Fiscal Policy Matter for Stock-Bond Return Correlation?(《财政政策是否影響股票和國債收益率的相關性》)被國際一流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貨币經濟學期刊》)正式接收。

這篇論文将貨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狀态轉移融入一般均衡模型,解釋了三個典型事實:

第一,美國股票與長期國債收益率的相關性在1971年到2001年之間為正,2001年後為負;

第二,消費增長與通貨膨脹的相關性在1971年到2001年之間為負,2001年後為正;

第三,正的國債風險溢價與負的股票與國債收益率相關性并存。

模型分析發現,技術沖擊在積極的貨币政策和消極的财政政策的狀态下(1971年-2001年),導緻了正的股票與國債收益率的相關性,以及負的消費增長與通貨膨脹的相關性;而投資沖擊在消極貨币政策和積極的财政政策的狀态下(2001年後),導緻了負的股票與國債收益率的相關性,以及正的消費增長與通貨膨脹的相關性。

圖片1.png

(左圖:股票與長期國債收益率相關性;右圖:消費增長與通貨膨脹相關性)

已有文獻着重從貨币政策轉變的角度解釋2001年前後股票與國債收益率相關性的改變,但事實上如果隻考慮貨币政策的變化,我們往往需要附加一些或與現實數據相左,或難以驗證的其他假設,才能較好地解釋相關性的變化。而本文則強調了貨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關系的轉變的重要性僅僅利用經過宏觀文獻論證的在2001年前後兩種政策關系的改變,就可以從理論上解釋宏觀和金融數據中相關性的轉變。同時,論文的結論也為使用金融數據輔助識别宏觀政策狀态轉移提供了依據。

作者介紹:

image.png

張際,Betvictor中文版副教授,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宏觀經濟學、貨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失業理論,論文發表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等國際一流期刊上。

image.png

周皓,Betvictor中文版紫光講席教授,2000-2013年曾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高級經濟學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股票、國債、外彙、信用市場上的方差風險溢價、随機波動率與資産定價模型、金融市場價格跳躍與資産定價之迷、金融機構系統性風險與宏觀審慎監管,以及中國金融市場改革與政策。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一流學術期刊,如Journal of Finance、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等。

image.png

李學楠,長江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資産定價,貨币政策,及公司治理,研究成果在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上發表。

image.png

查濤,埃默裡大學經濟學講席教授,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數量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是宏觀經濟學、金融經濟學、中國經濟和計量經濟學。查濤的三篇論文被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引述。研究成果在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Econometric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n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等期刊上發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