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研究中心近日舉辦第一期“清華五道口綠色金融系列講座”。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第九屆紮耶德未來能源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李俊峰做客講座,以“碳達峰碳中和,中國發展轉型的機遇和挑戰”為主題做了精彩的線上分享。
本文是根據本次講座的文字實錄,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進行的整理和編輯。

碳中和問題的由來
一、從碳減排到碳中和的演變過程
1997年達成的《京都議定書》是按照共同但有區别責任原則、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要求發達國家率先減排的機制安排,但是由于美國的幹擾,《京都議定書》直到2005年5月才生效。為了說服美國重返氣候大家庭,2007年達成巴厘路線圖,開始了發達國家絕對減排、發展國家相對減排的制度安排。2015年各國達成《巴黎協定》,決定為了實現把全球溫升控制在2攝氏度,并為控制在1.5攝氏度以内而努力,提出了終極解決方案,即全球碳中和的制度安排。在2021年的COP26上大部分締約方正式向聯合國遞交了實現碳中和的國家承諾。
二、碳中和的本質
碳中和的本質是從資源依賴走向技術依賴的發展轉型。資源推動型模式下,随着不斷發展,資源不斷稀缺乃至枯竭,必然導緻發展成本增加、發展後勁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因此以資源推動型模式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然而,在技術推動型模式下,随着技術進步,發展内容可以不斷更新,發展的成本不斷下降。技術支持的發展的模式可學習、可借鑒、可複制,因此這樣的發展是可持續的。進而,技術創新和進步可以使得發展與能源、資源脫鈎成為現實。
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國家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的研究
1992年,原國家計劃委員會和國家環保局在世界銀行和UNDP的支持下,進行了《中國溫室氣體排放問題與控制策略》研究,向中央提出了減排溫室氣體的三項主要措施:提高能源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彙。
2005年,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組織了關于制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的研究,為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出《關于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決定》和出台《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提供了技術支撐,也為2009年中國首提減排措施提供了支持。
2013年,國家啟動的關于2050年中國低碳發展宏觀戰略研究,提出了2030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目标,形成了國家自主貢獻各項目标的基礎,提出了本世紀中葉低碳發展的宏觀戰略願景和技術路徑。
2016年,啟動了國家低排放發展戰略研究,形成了國家自主貢獻更新報告的總基調,以及面向本世紀中葉的國家低排放總體戰略——碳中和的目标。
2020年,開始部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标、技術路徑和路線圖的研究,為922重大宣示以及中央的決策部署提供了技術支撐。
二、922重要宣示之後中央的緊密部署
2020年9月22日習主席做出了30/60目标和願景之後,2021年中央做出了一系列部署: 今年3月15日中财委會上,中央提出了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七大意見;4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央進一步要求,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的路線圖、時間表和施工圖;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做到全國一盤棋,防止“運動式”達峰,先立後破等;9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各個部門開始按照中央1+N的部署陸續頒布一系列的文件。
碳達峰碳中和目标與發展趨勢
全球碳中和的目标是一緻的,就是在本世紀中葉實現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與大自然吸收的溫室氣體相平衡,實現路徑就是先達峰,再穩中有降,然後實現快速下降,最後實現碳中和。
目前已經有130多個國家正式宣布碳中和,這就意味着占全球經濟總量85%以上的國家,都開始走低排放發展之路。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發展轉型的主流和方向。
如何應對碳中和的挑戰是一個多選題。我國可以通過喚起民衆的力量,利用市場和技術創新,結合自己的制度優勢,三者完美結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标。
如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一、如何落實碳達峰的短期目标
首先要明确總體要求。“十四五”是攻堅期,2025年做到占二氧化碳排放總量70-75%的地區和行業率先達峰。“十五五”是收尾期,鞏固達峰成果,形成穩定的平台期,為2035實現穩中有降奠定基礎。對總的排放水平進行控制,不要攀高峰,防止高碳鎖定。
其次是分類施策,推動地方逐步達峰。要求中東部地區率先達峰,為西部及落後地區發展留出空間;鼓勵有條件或創造條件提前達峰,允許落後地區2030年以後達峰。
第三,抓住主要矛盾推動行業依次達峰。工業行業率先達峰,特别是鋼鐵、水泥、電解爐等高排放領域的率先達峰。建築、交通可以在2030年左右達峰,個别行業可以在2035年以後達峰。
第四,推動能源轉型發展。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推動煤炭石油盡早達峰。加快電力轉型,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新一代電力系統。
最後,統籌減污降碳,推動區域協同治理等。
二、如何落實碳中和的長期目标
首先,要做到四個統籌:統籌國際國内兩個大局,不搞兩張皮;統籌近期與長遠的關系;統籌發展與減排的關系;統籌轉型與安全的關系等。總之,平穩過渡,平穩發展。
其次,要分門别類制定碳中和的路線圖,要讓一部分地區率先達峰和碳中和,一部分行業率先碳中和。
最後,要先易後難、分步落實碳中和,循序漸進;從戰略上藐視困難,從戰術上重視困難。
通過創新解決所有問題
面對新的形勢,發展轉型需要通過創新來解決問題。“不可能”就是一種機遇,創新者的責任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創新型企業的責任就是推動創新朝着理性、合理和健康的方向發展。碳中和是大勢所趨,不論是國家、地區、城市還是企業,在全球碳中和的過程中隻有直面挑戰,才會赢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