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面對碳中和的“長潮和巨浪”,中國該怎麼做?

時間: 2022-01-10 11:04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碳中和的長潮将連綿不斷,在這長潮之上,技術的發展和全球競争一定會不時掀起拍天巨浪。人類有史以來從未發生過如此規模巨大,如此覆蓋一切、穿透一切,如此完美的自我革命和自我颠覆。所以,擁抱碳中和,擁抱未來,你别無選擇。”

 

1月8日,清華五道口在線大講堂聯合“未來已來——全球領袖論天下”系列講座、清華五道口全球勝任力系列講座推出2022開年首講。本次講座邀請到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IMF原副總裁朱民,以“‘範式變更’:碳中和的長潮和大浪”為主題,分享他對全球碳中和這場宏大叙事的觀察和思考。這也是朱民連續第三年在清華五道口在線大講堂做開年講座。

“碳中和是天下大勢,它将在很長的時期深刻地影響人類未來,也在劇烈地沖擊着當下。從能源到生産再到消費,加上體制改革,其影響是全方面的,所以這是一個宏大的命題。”朱民表示,急劇增加的碳排放導緻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和生存造成巨大影響,這些都有着明确的事實依據,因此推動實現碳中和越來越明确地成為全球共識。他指出,碳中和是對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生産和生活方式的根本颠覆,它已經成為全球競争新的制高點,并且将重塑世界的競争格局。歐美各國紛紛行動,試圖在新發展範式的規則制定中搶占先手。“競争的最高層次是規則制定”,他說。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當然不能置身于潮流之外,而是要積極參與,因此我們做出了“3060”雙碳目标的重大承諾。朱民介紹說,目前中國的碳排放總量已經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列第一,人均排放全球第二,但是仍遠低于美國。盡管我們相比歐美有着後發優勢,沉沒和重置成本相對較少,但是用30年時間實現碳的淨排放為零仍然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更為嚴峻的挑戰在于,中國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在雙重約束下,中國該怎麼辦?朱民認為,中國要想實現破局,需要大力發展低碳或零碳的綠色技術和産業體系,同時實現高生産率,這個過程中要依靠“技術的力量、金融的力量和制度安排的力量”。

 

在能源方面,中國作為全球第一的煤炭生産和消費國,“減煤去煤”将成為關鍵,國家已經制定了清晰的技術路徑。與此同時,還要大力發展光、風、核、水、生物質等非化石能源發電技術,以及氫能和抽水儲能等新型清潔能源技術。朱民指出,當前我國的新能源生産已經處于世界領先位置,光電、風電的生産成本下降得非常快,第二階段的挑戰在于解決儲能和配送這兩個根本問題,讓落地的消費成本降下來。

 

新技術的研發、新産業的培育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朱民介紹說,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國的綠色貸款規模達到13.92萬億元,居全球第一位。然而,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計,中國未來30年的綠色産業新增投資需求高達上百萬億元,而當前我們的綠色金融仍以銀行貸款為主,需要吸引更廣泛的投資主體參與進來。朱民指出,除了增量投資,金融行業還要在碳中和過程中做好存量的管理——重新定義資産價格,重塑國家、産業、企業和居民的資産負債表,管理轉型風險。除此之外,目前碳的價格發現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這也需要金融業積極介入,基于市場規則進行碳定價。在國家層面,我們的金融部門還要構建與碳中和一緻的中國模式的結構性貨币政策,并積極參與重塑碳中和框架下的全球風險管理系統。

 

“碳中和的長潮将連綿不斷,在這長潮之上,技術的發展和全球競争一定會不時掀起拍天巨浪。”在講座最後,朱民說道,“人類有史以來從未發生過如此規模巨大,如此覆蓋一切、穿透一切,如此完美的自我革命和自我颠覆。所以,擁抱碳中和,擁抱未來,你别無選擇。”

 

“在線大講堂”是Betvictor中文版高管教育中心面向公衆推出的清華五道口雲課堂的重要組成。目前往期各場講座視頻回看和學習資料均已上線,僅在清華五道口雲課堂平台獨家提供,可以通過“清華五道口”、“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微信公衆号,或者訪問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中心官網、“清華五道口雲課堂”小程序獲取。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