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債務危機下破産改革,我院助理教授李波論文被國際一流期刊接收

時間: 2021-08-20 09:39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經曆了信貸市場的繁榮以及近幾年來中國破産案件數量所帶來的巨大壓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完善的破産法律制度,注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化解産能過剩,完善企業退出機制。在目前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如何防範大規模的破産潮和系統性金融風險,化解企業債務危機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石。同時,以市場化和法制化為前提的破産與重組對保護企業和職工的利益,實現各方利益共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Betvictor中文版助理教授李波與合作者Jacopo Ponticelli(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共同撰寫的最新文章 Going Bankrupt in China《破産法庭與中國企業重組效率》被國際主流學術期刊 Review of Finance(《金融評論》)接收,即将發表。

  該文章運用中國的企業破産數據詳細分析和總結了一個重要論點:一個國家的破産法對債權人保護的有效度不但取決于法律的完整性,更取決于法律系統的專業度和執法力度。這是在西方學術圈裡非常少有的一篇對中國破産法和破産法庭對企業破産重整影響研究的論文。論文的實證研究成果對中國及其它發展中國家很有借鑒意義。

  這篇論文通過研究在中國設立專門破産法庭的方法,研究法律改革如何影響信貸市場。作者通過手動收集2005-2020年超過3000個企業破産重整案件構建了公司破産的微觀數據集,并涵蓋破産重組時間、破産企業特征、債權人,執行破産的法官及其教育背景、以往審理案件等。同時,文章利用了在中國各個城市引入的專門法庭的時間不同,來識别破産制度對破産案件審理、信貸資源的配置及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

  論文聚焦中國的破産管理發生了兩個主要變化:2007年實施的《企業破産法》雖然加強對債權人的保護并向市場化出清邁出重要一步,但在破産的執行層面仍然存在問題。比如從司法方面看,破産案件涉及主體多,法院審理破産案件的法官專業性不足,法官考核體系缺乏激勵機制等。盡管破産法在實施中存在問題,各級地方政府意識到缺乏有效的破産程序來促進其清算或重組。中國的破産案件主要是由當地民事庭受理破産案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類似,中國民事庭的特點是在法官在審理破産案件方面的專業性不足,并且由于案件的積壓和處理時間較長。因而,地方政府的理念有所改變并逐漸認識到應更多地為企業市場出清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一個完善的破産制度應該正确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并在法院内部創造有利破産重整的激勵機制。

       圖1顯示,企業破産數量在2007年實施新的破産法之後,幾年沒有上漲,反而下降(數據來源:中國最高人民法院)。

image.png

圖1 破産案件的變化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 年底部署開展破産審判改革試點,各地法院根據改革的側重點安排進行探索。根據最高法院2014年的建議,中國幾個省份嘗試設立專門從事破産的專門法庭以解決破産法官專業性不足和法官處置破産案件缺乏獨立性等問題。2016 年最高人民法院再次下發了《關于在中級人民法院設立清算與破産審判庭的工作方案》。截至2017年底,在高級法院、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中,全國共設有超過90 家法院新設立了清算與破産審判庭 (圖2展示每個季度新設破産法庭的數量)。在引入破産專門法庭後,為了加快處理速度,法院給了法官生産率目标并對其進行評估該系統使他們在處理破産案件方面有更多的動力。同時,破産庭内部也建立破産管理人遴選機制和相關激勵機制以推動破産重整的專業化。

image.png

   圖2破産法庭的設立時間

       文章的第一個發現是:專門破産法庭的設立加強了法官審理破産案件的專業化。在引入破産法庭後,破産案件被分配給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和在破産領域有更多經驗的法官。此外,與普通民事庭相比,在破産專門法庭審理的案件周期對縮短20%,接近100至120天。

  文章的第二個發現是:破産法庭的引入會更多地按法律和市場規律解決産能過剩和國有 “僵屍企業”問題,實證分析中還研究了破産法庭的設立對信貸市場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建立破産法庭之後,國有企業的銀行貸款規模有所減少,獲得貸款的可能性也降低。同時,完善的法律制度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和創業條件,獲得更多的銀行貸款,并進一步改善扭曲的信用定價體系,釋放信貸資源。通過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溝通機制和運用信息化的手段來推動破産審判工作,破産法庭建立合法有序的利益平衡機制以解決陷入财務困境企業的現狀。無論是破産重整還是破産清算,中國地方政府引入專門破産庭有利于從政策性破産轉變為以市場導向的破産機制。專門破産法庭的設立有助于通過市場化方式出清沒有競争力、債務不可持續的“僵屍企業”實現有序清算退出,并将其資源重新分配給其他更有競争力的企業。這項研究的結果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在處置“僵屍企業”、化解過剩産能,司法部門要依法為實施市場化破産程序創造條件等改革目标是一緻的。

作者介紹:

image.png

李波

Betvictor中文版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經驗性企業融資,重點關注财務困境,債權人控制權和政府政策。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