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國莊嚴宣布“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全球性熱點議題,引起了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關注。環境與氣候相關因素日益成為引發金融風險的重要來源已成為國際共識,國内監管機構和金融業界對于環境與氣候風險的關注與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2021年4月15日至16日,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央行綠色金融網絡(NGFS)、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和能源基金會,在北京共同主辦了首期金融體系環境與氣候風險分析(ERA)研習會。來自金融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商業銀行、保險機構、資管公司、證券公司和多邊金融機構等不同領域的近百位機構骨幹應邀參加了為期兩天的交流與讨論。在來自相關領域十多位中外資深專家的大力支持下,與會嘉賓通過主旨演講、高管訪談和小組讨論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圍繞金融體系環境與氣候風險分析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習與交流。
在4月15日的開幕式上,Betvictor中文版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和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發表了開幕緻辭。

圖為鞠建東發表開幕緻辭
央行綠色金融網絡(NGFS)主席、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Frank Elderson,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駐華首席代表Thorsten Giehler以及能源基金會低碳轉型項目主管杜譞也分别代表其他主辦單位發表緻辭。
在主旨演講環節,馬駿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我國提出碳中和目标的背景,并強調在碳中和目标下,金融機構一方面應高度關注氣候轉型風險,另一方面也應及早識别由此帶來的巨大投資機遇。他建議監管機構可以從完善綠色金融标準、加強氣候信息披露、改進氣候風險分析工具以及增強激勵機制等不同維度,推動金融部門更好地應對氣候轉型風險;金融機構則應從公司治理、戰略目标、政策、流程、自身運營及持有資産碳排放核算與信息披露等多個維度,提升應對氣候轉型風險的能力。

圖為馬駿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雷曜副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了将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納入央行政策框架的争論和國際實踐。雷曜表示,氣候變化具有長期性且不斷加劇,是導緻經濟金融體系發生結構性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成為央行維護金融穩定的重大挑戰之一。他從中央銀行政策需要出發,提出氣候變化相關金融風險與中央銀行政策框架密切關聯的五個方面問題,一是物理風險通過抵押品渠道在保險、投資以及信貸等領域的傳染與自我強化機制;二是經濟轉型能力和政策透明度等因素将直接影響到金融體系管理轉型風險的能力;三是要關注氣候風險對金融體系流動性的沖擊;四是實體經濟供需兩側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将對價格形成機制産生重大影響并制約中央銀行價格目标的實現;五是氣候相關金融風險正在聚類,需要在金融管理、貨币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制定中更加充分考慮氣候相關因素,同時積極加強相關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圖為雷曜發表主旨演講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了銀行業保險業将環境與氣候風險納入決策的必要性和路徑。葉燕斐表示,我國的碳中和目标是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言出必行,因此金融機構在氣候風險管理方面若無遠慮,必有近憂。為了規避未來因氣候相關風險導緻重大損失,金融機構應緊盯國家氣候政策,并研判其對産業結構與經濟發展路徑的深遠影響;盡早開展資産的碳排放核算,大力開展氣候轉型風險分析與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設。

圖為葉燕斐發表主旨演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隽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了碳中和目标發展路徑下相關産業的發展趨勢。姜克隽指出,碳中和目标不僅是溫室氣體減排事務,更是國家之間的技術和經濟競争,将深刻影響我國的經濟結構與産業發展路徑;他同時重點介紹了碳中和目标對我國能源、電動汽車、鋼鐵以及化工等行業的影響。

圖為姜克隽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在主旨演講中分享了工商銀行在環境與氣候風險分析領域的實踐與經驗。殷紅表示,為更好地提升我國金融業的環境與氣候風險分析與管理能力,建議建立ESG信息披露制度并逐步實現強制性披露,監管部門加強對金融機構環境與氣候風險壓力測試的指引和要求,同時金融機構應積極開展環境與氣候風險分析與管理,包括重點選擇高碳行業進行氣候風險情景分析與壓力測試,對綠色和棕色企業和項目實施差異化的投融資政策。

圖為殷紅發表主旨演講
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環境與氣候風險分析負責人孫天印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了氣候變化對經濟系統與金融體系的影響,及相關理論和方法的國際國内最新進展,重點介紹了他領導的團隊自主研發的氣候轉型風險與物理風險分析模型,展示了這些模型在分析氣候相關因素對我國高碳行業貸款和沿海地區房貸違約率影響方面的應用案例。孫天印同時還介紹了轉型金融、生物多樣性與金融穩定相關性等綠色金融領域的新興議題,并強調了這些議題的現實意義和重要性,呼籲研究機構和金融業界針對這些議題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實踐探索。

圖為孫天印發表主旨演講
此外,還有來自世界銀行、牛津大學、Transcendent集團、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江蘇銀行等機構的資深專家,分别從多邊金融機構、研究機構、商業銀行等不同角度,圍繞環境與氣候風險相關議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其中部分嘉賓還重點提到了從另一角度來看,碳中和目标也為金融部門帶來巨大的綠色投資和轉型投資機遇。
除了演講嘉賓的精彩報告與“圍爐夜話”的高管訪談之外,與會嘉賓還通過生動有趣的破冰環節、氣氛熱烈的小組讨論及分享,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對環境與氣候風險分析(ERA)的認識,為将來在ERA領域共同探索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來自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華夏銀行、中金公司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資深專家與參會嘉賓“圍爐夜話”

主辦方收集了參會嘉賓感興趣的ERA相關問題,各小組針對抽取的問題展開熱烈讨論
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未來将持續為本期研習會與會嘉賓以及更多的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第三方機構與實體企業提供包括ERA研習會在内的綠色金融能力建設與交流平台,持續推動綠色金融支持我國碳中和目标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