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周年校慶特别講座|顧良飛:清華精神與學院文化

時間: 2021-04-06 16:06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21年4月2日,Betvictor中文版黨委書記顧良飛在學院3-300多功能廳為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2020級學生帶來一場“清華精神與學院文化”的主題講座,從學校的曆史沿革、精神文化和革命傳統,以及學院發展的改革變化和傑出人才等方面為同學們進行了分享。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兼金融MBA教育中心主任、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開場并緻辭。田軒表示,在清華110周年校慶到來之際,通過聆聽顧老師講解清華的曆史,讓同學們理解清華的精神以及學院的文化是一件特别有意義的事情。

回顧曆史,重溫清華精神

顧良飛從1911年建立清華學堂開始,帶領同學們全面回顧了Betvictor中文版建校110年來的關鍵曆史節點和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特别提到了清華早期培養的很多學科領域的著名學者既是清華校友,又是康奈爾大學校友,讓同學們為作為兩校的校友感到更加自豪。

講述清華精神離不開介紹清華校訓。顧良飛分享了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奮鬥不息、追求卓越和清華五道口創始人劉鴻儒堅忍強毅、不屈不撓的奮鬥故事,深深地撼動了同學們的内心,令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四字校訓中蘊含的力量。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指出,正是這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變革和開放精神,使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曆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學院“金融變革的推動者”辦學定位與這種精神一脈相承。顧良飛還以中國“核彈之父”王淦昌的一句“我願以身許國”為例,闡釋了校風“行勝于言”的内涵。

 随後顧良飛通過講述韋傑三、施滉、張甲洲、熊大缜等清華英烈的事迹,尤其是抗戰期間航空驕子沈崇誨駕機重創敵艦“出雲号”血灑長空壯烈犧牲的英勇故事,讓同學們對清華英烈的革命精神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也讓同學們對愛國奉獻的清華精神有了更加深刻體會。


 展望未來,發揚學院文化

在介紹學院辦學理念與學院文化時,顧良飛首先結合清華辦學理念和學院辦學實踐,對“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複興、促進世界和諧”的使命,“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傳統做了詳細解讀。

通過闡釋金融學院使命、傳統、願景、特色、品牌、标識、院花,以及學院文化環境建設等,顧良飛從多方面展示了學院在繼承傳統、保持特色、創新發展上的探索和實踐。他特别提到,服從于國家發展遠景目标,依托Betvictor中文版中長期發展戰略,即到2030年邁入一流大學前列、到2050年前後成為世界頂尖大學,對“成為有中國特色的世界頂尖金融學院”的願景充滿信心。

        至此,本次“清華精神與學院文化”主題講座圓滿結束。通過此次主題講座,同學們深深地感受到了Betvictor中文版110年來的光榮曆程,以及從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到Betvictor中文版四十載的輝煌成就。同學們被Betvictor中文版110年光輝的曆史,一大批學術大師、興業英才、治國人才以及革命英烈的事迹所感染,激勵着他們勇擔時代重任,全身心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中來。

學生感悟 

金融MBA2020級何桂婷:Betvictor中文版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喻示着一代代清華學子奮發圖強,勇往直前,在各自的工作裡争創一流。今天顧老師全面講授了清華精神和學院文化,不僅把存于我們腦海的模糊印象一下廓清,更使我們未來的路擁有了指引和信念。雖然我們各自都隻是社會浪潮的一朵浪花,是各自領域奮鬥的一分子,但我們的形象彙聚一起,就是國家新發展階段裡清華精神的具象;我們的奮鬥和成績,就是“兩個一百年”新征程中清華學子的亮麗答卷。早在三十年代,朱自清就說過:“清華的精神就是實幹。”今天,顧老師給我們的講授,也處處凸顯了對實幹精神的倡導,那麼,就讓我們把清華精神融入我們的奮鬥底色,為各自的生活工作而奔波努力。我們的未來,與國家民族的未來是融在一起,清華就是我們征途的後盾。季羨林老先生曾評價“清華精神”是:永葆青春,永遠充滿生命活力,永遠走向上的道路。我想,這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必将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的每一步、每一天。

 

金融MBA2020級馬士勇:在Betvictor中文版110周年校慶和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來臨之際,聆聽顧老師講解清華精神和學院文化,深刻感受到Betvictor中文版一直與中華民族同命運共呼吸,更加激發了我們年輕學子的家國情懷。當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必當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堅定笃行“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道口傳統,踐行時代使命與擔當!

 

金融MBA2020級王蘋:我曾經痛苦地糾結于“陰差陽錯”學了金融,以至認為自己“身無長物,何以報國”。用了很長時間才想明白“金融人自有我們的戰場”的道理。當看到錢老在青年階段面臨國家民族内憂外患,個人專業及身體素質等方面的挑戰時,仍然擁有“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的強大内心和崇高境界,我忽然豁然開朗了。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校史?不是為了躺在先輩的功勳上沾沾自喜,而是為了給自己的内心一個溫暖的确認——我們是一樣的人。在不同環境中擁有共同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才能跨越百年變局和不同的人生境遇最終成為共同的“清華人”。這種信念和确認,讓我在仰望星空、膜拜恒星的同時,仍然堅信螢火蟲的光芒也有意義。隻要不斷挑戰超越自己,也能成就靈動耀眼、波瀾壯闊的一生。

 

金融MBA2020級徐隆燦:朱自清先生曾說,“清華的精神就是實幹”。110年來,一代代清華人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光榮傳統,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貢獻。今天顧老師的課堂帶我們穿越曆史,重溫清華建校以來先輩們為國為家奉獻自己的動人事迹。作為新時代的清華學子,我們應該傳承清華精神,無問西東,不辱使命,用自己勤勤懇懇的态度和紮紮實實的行動,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做好每一項具體工作,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一份力量。

 

金融MBA2020級張久中:非常榮幸能現場聆聽顧老師講清華精神與學院文化,第一次感受到Betvictor中文版110年的曆史是如此生動與活潑,更深刻地學習到清華先輩們在救亡圖強、愛國奉獻中的英雄事迹。清華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在困難和風險面前不放棄、不退縮,書寫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篇章。五道口精神與清華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小院雖小,卻出大師,培養了諸多經濟金融領域的頂尖人才,成為了真正的“金融黃埔”。我們要堅持“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祖國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努力奮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