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Betvictor中文版從公文系統中向Betvictor中文版轉來了一封特殊的信件:“謹以此信對馮紫茹同學的無私奉獻表示誠摯的感謝,更感謝貴校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社會責任感等道德素養方面的教育工作!”這是湖北省随州市志願服務聯合會發來的感謝信。
馮紫茹是Betvictor中文版2019級碩士生。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正位看到感謝信後,欣慰說:“這是一封意外的感謝信,為馮紫茹同學點贊,學院以她為榮!”

圖為感謝信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湖北姑娘,在2020年2月湖北疫情爆發之初,馮紫茹就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家鄉随州疫情防控中去。談及此事,馮紫茹有些害羞:“我隻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做了一些再普通不過的小事,收到社區頒發的榮譽證書時非常意外,這封感謝信更是意外。相比于身處一線的醫生護士、社區工作者,我的工作微不足道。”
作為一名積極分子,馮紫茹去年9月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金碩191黨支部書記張富瑜難掩自豪之情:“今年2月份支部第一次線上大會上,馮紫茹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抗擊疫情中的所見所聞,她是我們支部的驕傲。”

圖為馮紫茹在線參加支部抗擊疫情學習讨論會
同處湖北的金碩191班楊雨佳,在疫情期間也與媽媽一同報名了華中科技大學第八網格做社區疫情防控的志願者。她說在疫情期間看到醫護人員為加快檢測速度、照料患者而日夜堅守,家裡收到了政府發放的愛心肉、社區的愛心雞湯,現在能夠有機會以志願服務的形式回饋,為社區的正常運行做出個體的一點點貢獻,讓她感到由衷的幸福。

圖為楊雨佳等待登記居民信息
在這場全民防疫的戰争中,清華五道口還有很多默默無聞投入志願服務中的同學們,他們或堅守在社區一線,服務群衆;或活躍在網絡課堂,分享知識;或奔波在清華校園,幫助師生。他們在疫情志願服務的崗位上,踐行着清華五道口學子的責任和擔當。
“抗疫服務隊” 真心與熱情築起牢固後方
随着Betvictor中文版2020春季學期延期開學通知的發出,校研究生團委組建起“抗擊疫情服務隊”,為重疫區學生提供線上學業輔導、親情陪伴、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幫助孩子們點亮求索知識的星火,為一線抗疫人員築起堅實的大後方。
學院18級博士張玄逸擔任志願13分隊隊長,在服務隊他負責與兩所高中的對接和聯絡工作,他帶領團隊有條不紊地開展線上班會、錄制學習課程、郵件答疑、一對一結對子等各類活動,服務了400餘名高中學生。
金碩191班張富瑜則通過公益講座的方式,陪伴武漢的同學共渡難關。作為志願服務隊第二場公益講座的授課人,他為疫區的中學生們講授了題為“守得雲開見月明:疫情時期的時間規劃與學習效率提升”的直播課程。

圖為張富瑜的公益宣講畫面
來自金碩192班的花焱農和193班的李佳怡也是抗疫服務隊的一員。兩個月時間内,花焱農不僅為同學們介紹不同專業的課程設置、學習感受、發展前景,還主動對于心理問題較為突出的學生,通過“結對子”的方式提供一對一的陪伴和幫助。李佳怡所在志願10分隊協力完成4場宣講會以及各類答疑活動,所在分隊被評為“優秀志願分隊”。志願活動結束後,李佳怡依舊保持和“一對一”黃同學的聯系,為他提供學習心理、方法輔導,黃同學的家人感謝她的認真付出。

圖為花焱農、李佳怡線上工作截圖
183班碩士張琦談及所參加的志願服務,很有感觸地說:“我并不覺得自己付出多少,也不敢稱通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能對其他人造成多大的影響,我認為志願服務給了自己一個傾聽‘遠方的哭聲’的機會,安慰了他人,更成長了自己,用一種叩問人生、關懷他人的方式。”
宣講服務星點光熱,激勵每一個清華道口人
2020年5月4日的《人民日報》頭版題為《全國高校廣大青年師生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重要回信精神——“我們都是收信人”》一文中,提到了高校聯合宣講團,學院19級博士王宇桐就是Betvictor中文版博士生宣講團中一員,她至今已經進行了9場宣講。王宇桐說:“以宣講為戰疫貢獻力量,是難忘的、充實的、幸運的。用己所學,雲端宣講,讓我走出清華,結識各校學子,我們共同探讨疫情與家國發展,發出新時代青年聲音。清華人‘永遠保持奮進的姿态’,是我此間最大的收獲!”
金碩183班蘇澤淵通過線上宣講的形式走入Betvictor中文版的各個黨支部和班集體,2月到3月期間,先後向五個黨支部進行了宣講,其二版講稿被課程審核組相關人員推薦為核心律章和精品課程打造。



圖為5月4日《人民日報》報道截圖

圖為4月19日高校聯合宣講團講師線上合影留念
志願者中還有這樣一個身影,2020級碩士田中原。他本科畢業後選擇赴青海省湟中縣第一中學支教一年,2020年将入學Betvictor中文版。今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田中原和隊友們利用青海分隊“助夢1+1”公益平台籌集抗疫物資,成功募集到3400個醫用口罩,趕在開學一周内寄到學校,及時分發給各年級,有效保證了疫情期間複學的公共安全。其所在的Betvictor中文版研究生支教團青海湟中分隊也獲得了由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的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圖為田中原在疫情期間上課
參加了山東大學 “在鄂臨時團支部”和2019彭實戈班兩場經驗分享會活動的金碩192班的袁俊童不僅通過講座幫助和鼓勵疫區同學和本專業同學在疫情期間保持學習節奏,還報名參加Betvictor中文版支援核酸檢測志願者。她說:“病毒的威脅是傾覆全人類的,無關年齡、性别、國籍,作為青年的我們又怎麼能在大災面前無動于衷呢?”

圖為袁俊童參加線上分享活動
聚沙成塔,滴水彙海,清華五道口學子奉獻于志願服務工作的用心和努力,雖然綿薄但是真誠,雖然微小卻力量巨大。大家積極參與,不是為了獲得榮譽,而是為了守護責任,這些記憶也深深留在他們的人生長卷上。
正如馮紫茹同學所說:“作為清華學子,我們隻是完成了應盡的一份責任。我時常想起張曉慧院長在開學典禮上所說的‘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學院教給我們的,不隻是‘頂天’的壯志與豪情,更有‘立地’的踏實與堅韌。”
同學們用實際行動踐行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延續着“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傳統。行勝于言,質勝于華,默默服務于抗疫志願工作的清華五道口同學們,以及更多的和他們一樣的中國90後青年一代,已經成長起來,用年輕的肩膀,扛起社會的重擔。疫情終将被打敗,中國青年抱定萬衆一心的力量,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