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建東做客“唯真講壇”:百年未有之大疫情,中美貿易争端和全球秩序重構

時間: 2020-04-20 13:4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4月16日下午2點,Betvictor中文版“唯真講壇”迎來第十一講,Betvictor中文版紫光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鞠建東作為本期主講人,在線為大家帶來了一場主題為“百年未有之大疫情,中美貿易争端和全球秩序重構”的學術交流講座。

“唯真講壇”是由Betvictor中文版黨委統一部署,在疫情期間有效組織開展全校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系列在線理論宣講活動。講壇支持全校黨員及廣大師生“理論學習不斷線”,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理論武裝并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jjd1.png

距離直播開始還有半小時,為保證講座的順利進行,鞠建東教授早早來到直播間進行設備調試并做好開講準備。本次講座采用“荷塘雨課堂”與騰訊會議雙平台直播模式,共吸引了1500餘名全校黨員和師生共上一節課。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全球範圍卻呈現擴散蔓延的勢頭。面對這場“百年未有之大疫情”,如何從宏觀經濟的視角分析中美經貿關系和世界經濟可能受到的影響,找到中國的“最優防控”策略?國際金融市場受疫情沖擊出現劇烈波動,中國應如何确保國内市場安全?在美國繼續對中國實行多方位遏制的形勢下,中國應如何發揮優勢,以實際行動诠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價值,推動世界秩序的深刻變革?

圍繞這些話題,鞠建東針對國内外疫情情況進行剖析、基于他對實現“最優防控”的分析框架,以經濟學視角,從疫情、民生、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全球秩序等多個方面提出了他的分析以及對策,同時,對于中美經貿關系和世界秩序可能受到的中長期影響,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首先,鞠建東構建了“43331框架”将受衆帶入到了本期講座的學術環境中,即四穩、三推進、三大發展、三個反思、一個中心。他指出,我們現在應該穩中求進、求發展、求變革,做到四穩:穩防控、穩民生、穩就業、穩金融;三推進:推進人民币國際化、推進亞洲治理體系、推進全球技術貿易;三大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數字經濟大發展;三個反思:反思上學難、就醫難、住房難的問題;改革教育、醫療、住房制度;一個中心:建立以縣(市)為中心的教育文化中心、科研創新中心、醫療衛生中心、經濟發展中心。

jjd2.png

鞠建東在談到穩防控時提到最優防控,是指防疫帶來的效果與成本要匹配。當前,疫情在我國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降低國内防疫隔離的邊際疫情成本接近零,但是其經濟收益卻是巨大的,建議降低國内隔離強度,盡快複工複産,穩住經濟。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在其他國家蔓延導緻輸入風險上升的情況,使得全球疫情防控有可能長期化、階段化。他認為“提高入境隔離強度利大于弊”,“境内放開”并不意味着要結束防疫,可以通過一套由國家、省、縣區三級組成的長效防控體系,同時實現穩防控、穩增長。他認為,我們第一階段疫情戰役的勝利,為我們提供了科學地分析防控措施的數據基礎,表明我國進行體系防控是完全可能的。無論海外疫情出現什麼情況,他認為當境外疫情風險大于境内的時候,當前的最優防控策略就是“入境嚴控,境内放開”。同時,他強調模型的重要性,并呼籲,疫情研究項目裡要增加疫情經濟學的模型研究,因為體系防控是要建立在疫情經濟學模型模拟的基礎之上。

jjd3.png

談到如何穩民生、穩就業,鞠建東也給出了實際的建議:1. 采取更具有普惠性的簡單規則,針對收入1/3分位數以下的所有人一次性補貼人均工資的一部分; 2. 預計補貼總規模一萬億元;3. 推遲3月1日之前貸款還貸一年;收入補貼與推遲一年的還貸成本由央行增發貨币承擔。

近期,國際金融市場受疫情沖擊出現劇烈波動,美國股市在很短時間内四次熔斷,這會不會導緻金融危機爆發,中國市場該如何應對?鞠建東認為,金融市場“最重要的是防止不确定性”,國内資本市場要建立有效的防火牆,備選手段之一是設立累進跨境資本流動稅。這場疫情會對中美經貿關系以及世界秩序産生怎樣的影響?鞠建東的看法是,世界向多元競争共存的新秩序過渡的大趨勢并沒有因為疫情而改變,美國也沒有放下其遏制中國、主導全球的戰略,但疫情防控确實增加了中美合作的空間和可能。

jjd4.png

由此,鞠建東提到了“第三條出路”,《中美經貿政策工作小組聯合倡議》,這份聯合倡議是2019年10月27日,由包括5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内的中美數十位著名學者在上海共同發布的報告。

jjd5.png

他在聯合倡議中指出,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是世界秩序如何演變的問題。中美兩國關系是結構性的,既有互利、互惠的部分,也有競争、對抗的部分;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已經開始呈現出亞洲、北美、歐盟三足鼎立的結構——中美兩國GDP加在一起占世界GDP的40%,中美關系是對抗還是合作,很大程度取決于占世界GDP60%的其它國家和地區是在中美之間選邊,還是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中美關系的結構性特征和世界經濟的結構性特征決定了“競争共存”的世界秩序是現實的。他以此為基礎将兩國政策分為四類,相應的提出了四項原則。

jjd6.png

同時,他反複提醒,我們需要高度重視美國去中國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他認為,中國依然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沒有實力去主導全球秩序。“但是,抗擊疫情離不開命運共同體意識。目前來看,建立全球範圍的防疫合作體系需要中美合作,所以短期還隻是理想,但是可以先建立亞洲地區的防疫合作體系,并向其他國家開放,建設亞洲衛生與經濟共同體,一起抵抗疫情,”鞠建東說。

jjd7.png

針對建立亞洲衛生與經濟共同體的重要性,他總結出如下理由: 1. 全球失序:中美沖突是長期的;2. 中國沒有能力主導全球秩序;3. 中國有能力主導亞洲秩序;4. 東亞+東南亞的秩序的建立,必要條件是中國主導;5. 美國合作是充分條件,但是不是必要條件。通過建立亞洲衛生與經濟共同體,我們可以為建立三足鼎立的全球雙層治理體系,建立競争共存的世界秩序邁出堅實的一步。在美國推進去中國化、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一系列政策的國際環境下,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推進亞洲衛生與經濟的深度合作的迫切性,因為美國有可能去中國化,但是做不到去亞洲化。他認為如果采取亞投行模式,中國主導、成員國依序進入、中國單方面開放市場的建設路徑,亞洲衛生與經濟共同體的實現是有可能的。

“感謝老師的講解,很開闊的思路”、“醍醐灌頂啊,很有收獲”講座結束後,各位老師同學們紛紛通過彈幕,對鞠建東所給出的觀點和建議表示贊同。同時,也提出了各自的一些問題與探讨,鞠老師也逐一詳細的結合講座内容做出了解答。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