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湖北(2):曆經考驗,更懂珍惜

時間: 2020-03-09 18:16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2020年新學期以一種不平凡的方式,拉開了序幕。值此衆志成城,同心抗“疫”之時,身處湖北的清華五道口同學特别讓大家牽挂,今天我們繼續連線目前仍在湖北的同學們,看看他們在疫情中的感受與收獲。

積極樂觀面對生活,愛小家更愛大家

在家隔離的一個多月,同學們的心情從開始的驚訝、焦慮、擔憂,再到現在的踏實、平靜和充滿信心。抗擊疫情的過程,也是大家積累防疫知識、收獲成長體驗的過程。

不少同學都談到這一點:因為隔離在家,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也更理解父母親人。

劉為為同學說:“在生命面前,很多事情都很渺小。要不是這次疫情,我陪伴父母的時間不可能有這麼多。疫情讓我學會在奔跑時停下來,多陪伴愛我的人,更加懂得珍惜。”

03098.jpg

(劉為為供圖:一家人的歡聚時光。母親和弟弟看電視、玩手機,我和父親下象棋。拍攝于2019年1月21日,湖北荊州。)

馮紫茹自豪地說,她們全家已經養成防疫習慣,每天早上醒來的打開新聞了解疫情,全家人互相提醒着測量體溫,都願意待在家裡為早日戰勝疫情而努力。

楊雨佳同學:“除了在線上課,我在家裡每天都做菜、運動和跟爸媽聊天。”。

張景潔同學:“我媽是初中老師,現在也是學生們的主播和24小時在線客服;我自己每天窩在房間學習,一項一項消滅to do list。晚上娛樂時間,一家人先一起踢毽球做鍛煉。”

疫情爆發後,親人朋友之間比平時更多關心、牽挂,也在共同對抗疫情的工作中緊密團結起來。這種溫暖,讓同學們對每個小家和大家的凝聚力都有了新的認識。

03099.jpg

(劉祝智同學供圖:4歲外甥女為抗擊疫情繪制的作品。)

很多在湖北同學的家人親朋都在抗“疫”一線工作奮鬥。戴林同學說,家人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抗疫工作所貢獻的力量,“我姑爹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抗疫一線,姑媽是醫務工作者,每天為病區醫護人員送餐,我父親也就近報道去參與本區域的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

“宅男宅女”們的花式技能修煉

宅家期間,學習能力的提升自然必不可少。荀慧儀同學說,她學會了校外訪問校内資源,也學會了簡單的電腦程序異常修複。劉祝智同學則學會了用python進行網頁數據的自動抓取,閑暇時也會看《中國詩詞大會》提高文學素養,和小院同學線上學習博弈論。

“無體育,不清華”,即使條件有限,體育鍛煉也是同學們居家生活的重要環節。蘇智偉同學學會了室内健身,足不出戶就能強身健體。戴林同學利用奶奶家門口的空地,開發了睡衣拖鞋羽毛球的新技能。楊雨佳同學買了一個單人乒乓球訓練器,借助新工具提升自己的球技。

王子璇同學說,疫情對她最大的觸動是普通的煙火生活也用心經營,小家有愛,是普通人幸福的保障。在廚房的小天地裡,同學們感受到了别樣的快樂——請欣賞同學們的廚藝大賞:

030910.jpg

(王子璇供圖:我做的包子)

030911.jpg

(張景潔供圖:我炸出的第一鍋油條)

030912.jpg

(荀慧儀:我剛學會做的小面包)

030913.jpg

(王成:分享一下我做的包子。)

懷揣希望,與愛同行

疫情結束之後,同學們各自有想要實現的願望。戴林同學最想上街“過早”,把朝思暮想的美食吃個遍,然後快點回到校園生活。像許多人一樣,劉為為同學最想大吃一頓火鍋。楊雨佳同學則想去疫情中一直在捐贈咖啡的武漢的那家咖啡館喝一杯咖啡。對于本科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在武漢曾經生活了四年的張景潔同學來說,疫情結束之後,她最想回到這座魂牽夢萦的城市看一看。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祝願所有身在湖北的同學都平安健康,希望抗疫大獲全勝、來自各地的同學和老師在小院重逢的那一天,可以早點到來!

030914.jpg

(戴林同學供圖:久違的放晴,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天佑中華,武漢加油!)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