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日,《清華金融評論》·金融大家評總第20期在北京成功舉辦。活動由《清華金融評論》主辦,恒昌聯合主辦,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現場邀請到了多位國内外嘉賓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全球化布局過程中的機遇與挑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楊曦擔任本次論壇的主持人。

圖為活動現場
Betvictor中文版講席教授、常務副院長,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清華金融評論》主編廖理和恒昌創始人兼CEO、北京石景山區工商聯副主席秦洪濤代表主辦雙方分别緻辭。
廖理在緻辭中提到,近年來我國金融科技行業在全球發展的競争力逐步提高,國内金融科技企業開啟了以科技賦能金融,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踐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赢”的絲路精神,東南亞經濟的快速增長為金融科技企業全球布局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在各國經濟發展階段、金融發展水平、監管政策及信用環境差異化明顯的背景下,如何使中國金融科技紅利造福更廣泛的地區和人群,對走出去的金融科技企業提出了挑戰。
圖為廖理緻辭
秦洪濤在緻辭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相關參與國家創造了大量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迅猛,成為我國海上“一帶一路”的第一站,與此同時,在國家政策、營商環境、信用環境、市場競争等方面,東南亞地區也存在着差異,我國金融科技技術在東南亞金融科技市場的布局同時存在機遇與挑戰。恒昌在人才、産品、服務、數據、科技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希望在新的發展機遇下,推動金融科技創新,賦能普惠金融,拓寬金融服務邊界,以中國金融創新的成功實踐勾勒出新金融出海的壯美藍圖。
圖為秦洪濤緻辭
國家外彙管理局總會計師孫天琦及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du Mohanty出席活動并發表主旨演講。
孫天琦指出,WTO将服務貿易分為商業存在模式、跨境交付模式、境外消費模式、自然人流動模式四種形态,分類方法适用于跨境金融服務。從全球看,各個國家對這四類跨境金融服務方式所承諾的開放度不一樣。他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金融開放,使跨境交付模式下的金融服務趨于活躍。他強調,由于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的程度越來越高,開放度越來越高,所以,跨境交付模式金融服務的更加開放是大趨勢;金融必須持牌經營;金融牌照必須要有國界;對違反我國法律法規的銀行、證券、保險、支付等跨境金融服務,相關金融監管部門要嚴查重罰跨境“無照駕駛”,外彙管理部門要繼續嚴查重罰相關的外彙違法違規行為。

圖為孫天琦發表主旨演講
Sopnendu Mohanty在主旨演講環節分享了關于促進金融科技在東南亞發展的内容。他表示,全球範圍内的金融科技企業,都對探索東南亞商業機會非常感興趣。作為監管者,要創造有利的環境,讓金融科技能夠成功。此外,Mohanty也談到了在當前數字時代、數字經濟中,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信任、技術和人才。
圖為Sopnendu Mohanty發表主旨演講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區域與國别研究院副院長、國際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翟崑,普華永道國際稅務服務合夥人王鵬,走出去智庫戰略投資研究部負責人闫志君出席主題論壇,并圍繞“一帶一路”與金融科技走出去進行讨論交流。

圖為“‘一帶一路’與金融科技走出去”主題論壇環節
玖富數科集團執行董事、CFO兼玖富國際和玖富證券CEO林彥軍 ,京東金融信用管理部總經理喬楊,同盾科技聯合創始人、合夥人馬駿驅,益博睿大中華區決策分析業務總經理黃健銘出席主題論壇并圍繞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布局東南亞的機遇與挑戰進行探讨交流。該主題論壇由恒昌公司首席戰略官翟南賓主持。

圖為“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布局東南亞的機遇與挑戰”主題論壇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