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0日下午,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潤博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召開了金融科技閉門研讨會,主要圍繞數字銀行轉型,開放銀行發展模式,商業銀行風險防範等議題展開了讨論。會上同時還舉行了中心第二批兼職研究員的聘任儀式。
中心捐贈人、潤博高科集團董事長王永和先生為兼職研究員們頒發聘任證書。潤博數字金融中心主任張雲主持閉門會議并對中心情況作了介紹。
在閉門會議上,兼職研究員們認為:
一、從數字化轉型方面來看,各類銀行都在推進數學化轉型,但是戰略格局的區别使得各類銀行發展金融科技的實施路徑大相徑庭,通過資本運作、市場化運營、技術輸出輸入的方式開辦數字銀行,能否帶來更大的創新?計算機、通訊等技術的快速疊代已經深刻改變了銀行的經營理念,但是技術的應用需要更長的時間,數字化與銀行的具體業務、場景、環節的匹配,尤其是與傳統銀行的5層架構的匹配問題仍需要不斷地嘗試和創新。目前商業銀行需要保持定力,堅持特色化經營,選擇适合自身實際狀況的科技發展模式。
二、數字銀行和開放銀行在歐美國家是監管驅動型,有比較細緻而易于操作的監管規則;在中國則是是市場驅動型,甚至出現了野蠻生長的狀态,自然也潛藏着較大風險。國内監管當局越來越重視規範化發展,開放銀行發展到了需要制定統一的技術标準和數據開放規則的階段,例如API的開放、交易數據的開放、都需要有統一,嚴格的監管要求。英國和香港的監管模式等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數字銀行轉型和開放銀行等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目前各家銀行基本是從市場、技術和運營的角度去認識和實踐。但其中蘊含的複雜的合規問題、稅務問題、會計核算問題等卻重視不夠,在未來新型金融業态中都需要加強基礎研究。
四,當前銀行積累的金融風險不容忽視,一是違約情況不斷出現,對市場信心帶來負面影響;二是企業信貸風險居高不下,全國共成立了1.7萬家債權委員會,隻是在一個發達省份,近年來處理的不良貸款就超過一萬億元;三是銀行對運用新的資本工具趨之若鹜,但基礎條件并不牢靠,還是需要嚴格審查和謹慎運用。
此外,兼職研究員們還對于中心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好建議,包括中心研究服務如何确立産業引領的戰略定位、強化品牌建設、做好重大課題選擇、研究數字銀行轉型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