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愛爾蘭央行行長菲利普·萊恩(Philip R. Lane)到訪Betvictor中文版,做客清華五道口全球名師大講堂。菲利普·萊恩已于近期入選歐洲央行執行董事會,将于今年6月前往法蘭克福赴任。菲利普·萊恩以“宏觀金融穩定與歐元”為題,從多角度細緻分析了實施貨币一體化在國家和區域内對宏觀金融穩定政策的影響。
本次會議由Betvictor中文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周皓主持會議。愛爾蘭駐華大使李修文(Eoin O'Leary)、愛爾蘭駐華使館經濟處主管蘭海翔(John Lynam)等出席會議。

圖為周皓主持會議
菲利普·萊恩在演講中指出,歐元區所經曆的“繁榮-蕭條-危機-複蘇”周期揭示了各國以及國際組織為貨币一體化所付出的代價,相關機制被證明不足以應對當前時期的政策挑戰。2007-2009年危機之後,改革議程雖尚未完成,但已有多項措施來彌補這些政策的不足。國家和區域政策制定者應進一步利用已改進的制度架構,更完善地處理事前風險管理和事後危機管理工作。
菲利普·萊恩通過長期對歐元區經濟的觀察和研究深刻地指出,在1999-2008年間歐元區成員國在全球化的參與程度、科技進步的速度、對歐元區外沖擊的暴露、先天禀賦、國内政治等方面存在着顯著地分化,這使得盈餘和赤字的國家之間的差距逐年加劇。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歐元區的産出和消費都經曆了嚴重的下滑,各成員國接連陷入危機的同步性與他們之間高度的分化存在非常強的關聯。

圖為菲利普·萊恩發表演講
為了說明何種政策或制度設計能夠幫助歐元區各成員國在危機期間維持經濟發展與宏觀金融的穩定,菲利普·萊恩引用了菲利普·馬丁(Philippe Martin)和托馬斯·菲利龐(Thomas Philippon)在2017年合著的文章《機制研究:杠杆與歐元區的大衰退》(Martin, Philippe, and Thomas Philippon. "Inspecting the mechanism: Leverage and the great recession in the eurozon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7.7 (2017): 1904-37.)中采用的“反事實情景”(Counterfactual Scenarios)模型,推演出了在更為積極主動和反周期的宏觀審慎和财政政策下的愛爾蘭經濟的表現。
模型推演顯示,在假設的政策條件下,危機期間愛爾蘭居民部門的債務水平遠低于實際值,而愛爾蘭經濟的産出在危機後的複蘇回升遠快于實際值,這佐證了積極的财政措施和嚴格的宏觀審慎監管的必要性。随後,菲利普·萊恩談及了冰島等國家在2010-2012年遭遇的惡性循環危機(Doom Loop Crisis),他認為這是歐元區金融機構設計缺陷引緻的。他提出,應該消除機構間的分裂,做好穩定周期性沖擊的準備,阻斷惡性循環,防止信貸的過度繁榮。
在演講的最後,菲利普·萊恩總結到,歐元區20年的發展曆史給了我們兩條最重要的啟示:應預先采用财政政策和宏觀審慎監管來防止成員國過度的分化,應大力發展危機管理的工具。他還補充到,歐元區雖然處于統一的貨币體系下,但19個成員國有着各自獨立的發展曆史,所以歐元區具有獨特的政治和經濟結構,雖然各界目前對于歐元區的貨币和監管政策的看法逐漸達成共識,但相關研究仍然在不斷深入推進。

圖為會議現場
演講結束後,觀衆就貨币政策與宏觀審慎監管的協調、中國彙率與房價、英國脫歐、中美經貿争端、“一帶一路”倡議等問題,和菲利普·萊恩展開交流讨論。
清華五道口全球名師大講堂是着眼于金融界的公益性系列學術講座,邀請全球知名學者、國内外監管機構高層管理人員、資深金融學教授等學術和實務造詣皆深的經濟學家,分享學術觀點,促進學術交流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