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關注企業戰略選擇

時間: 2018-06-07 14:51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65日,波士頓咨詢公司 (BCG)資深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BCG亨德森智庫全球負責人馬丁·裡維斯(Martin Reeves)來到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闡述“變化市場中企業的戰略選擇”,這是馬丁·裡維斯第二次來到清華五道口演講。

       馬丁·裡維斯開明宗義地指出,在當今時代面臨着不同的問題和挑戰,首當其沖就是全球的經濟增長在下行,企業在思考戰略理論的時候要考慮經濟下行的挑戰;其次,随着企業規模的增加,企業會變得更加複雜,這可能會造成企業停滞不前,增長和創新對于大企業來講更具有挑戰性;再次,與人類的死亡率在下降相反,企業的死亡率在增加,以美國的上市公司為例,企業的壽命一般來講就是37年。因此要考慮公司到底能持續多久、存在多久,考慮公司的恢複力或者彈性,即不僅要考慮可持續競争優勢,還要考慮适應性和敏捷性。


圖為馬丁·裡維斯

       他進一步強調,新秀企業甚至不需要十年,可能也就是一、兩年就可以颠覆大企業。三分之二的企業在颠覆性創新中都失敗了。技術的颠覆性是非常嚴肅的問題,颠覆性創新對企業的适應性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波士頓咨詢集團研究了14個行業,總結了基業長青的因素:擁抱變化實現自我颠覆、創新調整、有充沛資源加以支撐、進行智慧融資、積極管理投資者。

       馬丁·裡維斯進一步解釋說,先發制人的變革意味着在競争對手創新之前,或者财務表現下降之前自己主動進行變革,而被動性變革是業績已經下滑到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時候才進行的變革。在美國75%的公司都是在進行轉型和變革的時候失敗的,因此主動變革特别重要,公司要創造這樣的一種緊迫感,而不是安于現狀。

       馬丁·裡維斯發現如果企業追求的是幸福或者提高員工的福祉,反而賺的錢是最多的。另外,要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把企業的運營嵌入到更大的社會體系當中,這樣反倒能夠讓公司更加知名。

       馬丁·裡維斯認為在數字化的時代,一切發展非常迅速,當然還有一些緩慢的效果,比如說監管、信任、社會的改變是一種緩慢的改變。因此我們需要快速地進行改變,也需要對那些慢速的改變進行适應。


圖為會場全景

       在問答環節他還回答了聽衆關于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發展、中小企業戰略等問題。

       馬丁·裡維斯是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的全球資深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他是波士頓咨詢公司布魯斯?亨德森智庫的全球負責人和創新顧問委員會成員,同時也是波士頓咨詢公司戰略專項的領導團隊成員,以及醫療保健專項的資深成員。
       馬丁·裡維斯的研究主題聚焦于戰略的未來。他也是《戰略的本質》一書的作者之一。在加入BCG之前,馬丁·裡維斯曾在捷利康公司(Zeneca)的日本和英國分公司任職,主要負責市場營銷和戰略規劃。

       本次活動由Betvictor中文版和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主辦。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是着眼于金融業界的開放式高端論壇,旨在整合Betvictor中文版在中國金融教育領域的優勢,邀請金融業界領袖人物、知名學者,結合當前熱點金融問題設立講壇,研讨金融政策,分享業界觀點,傳播業内經驗。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