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即将閉幕之時,“兩會校友代表進校園”活動3月14日在學院如期舉辦。春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裴春亮、鴻達興業集團董事長周奕豐兩位人大代表、清華五道口校友回到母校與大家分享他們作為代表準備議案、參政議政的經曆,以及走出兩會會場之後,他們持續關注的問題所在。本次活動由中共Betvictor中文版黨委舉辦,學院黨委書記顧良飛,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趙岑,院長助理袁源出席了本次活動。
趙岑在緻辭中表示,十九大前夕召開的這次兩會,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重要的信息和契機。從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角度、從同學們學習與成長的角度,以及站在全局和未來發展的大趨勢背景下,來看待今天的所想、所學、所做具有重要的意義。
随後,兩位代表從個人參與兩會的角度出發,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經曆與感悟。
裴春亮首先分享了生于七十年代農村的他看到的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改變。當上代表的十年來,他更是見證了國家對于農民、農業重視程度的逐漸加大。他提到,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說的最多的就是脫貧攻堅和農業供給側改革。脫貧攻堅對全球來說是最大的難題,唯獨中國在這麼短的時間内提出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正因為我們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精準扶貧’最重要最關鍵在哪?要抓住人的全面發展,抓住人的全面進步”,裴春亮說道,“學到知識受到好的教育,整個中國才有未來。”吃水不忘挖井人,接着,裴春亮分享了他成長以及回報的故事。自2005年起,他大力幫助村民改善生活質量、配合精準扶貧政策。“中央有号召,裴春亮有行動,無縫對接把黨中央的好政策,紮到我們農村的心窩窩裡面。”裴春亮深情講述。
裴春亮
接着,周奕豐主要圍繞自己深入實地調研、提出建議和議案、參與執法檢查的經曆做了分享。五年來他提出了26項建議和4個議案,涵蓋經濟、民生、環保、新能源等領域,其中大部分建議被采納。今年的兩會他提出了《關于進一步推動土壤改良事業,促進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關于大力發展永續農業,深入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建議》、《關于加強氫能源開發利用的建議》、《關于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加強汽車尾氣治理的建議》等7個建議,以及《關于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法立法進程》的議案等三個議案。接着,他重點分享了有關土壤改良、新能源、創新保護、戶籍法立法四個方面的看法。“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精神,加快多種模式,推進社會資本進入土壤事業,創新綠色金融政策,支持土壤修複及改良企業”,對于土壤改良這樣利國利民的大事,他在建議中給出了如上的措施。新能源方面,他在今年的人大會上建議大力發展氫能源,建立氫能與多種能源互補的綠色發展體系,鼓勵氫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發現戶籍制度存在的問題之後,他從更深的層次,站在立法的角度看問題。“我建議加強戶籍法的立法進程,拟定戶籍法草案,體現以人為本的法治理念。”
周奕豐
精彩的分享之後,兩位代表在接受同學提問的環節中還介紹了有關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相關知識及自己在兩會中印象深刻的議案,同時也為同學們送上了寶貴的寄語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