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副總裁一職卸任之後,朱民選擇将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作為自己重新出發的起點。
甫一上任,朱民便馬不停蹄地與國内經濟金融界專家及Betvictor中文版的教師們進行座談,“國家金融研究院要繼續往前走”。

圖為朱民院長與Betvictor中文版全體教師合影
談及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的定位,朱民認為“研究院要從國家定位和全球視野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以高端的學術标準發出獨立聲音。”作為一家依托高校的智庫,朱民認為研究院還要注重教學相長和人才培養,同時積極發揮金融與科技的聯動作用,“發揮Betvictor中文版厚重的科研底蘊優勢,在當今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中,使金融與科技創新相結合,幫助科技創新走向實際應用。”
學術研究猶如涓涓細流,逐步累積就會有深遠影響。為了進一步提高研究院的研究水準和高度,朱民細緻到與教師們一起探讨、敲定研究課題及研究方法,在朱民看來,學術氛圍的營造是逐步“聚攏”起來的。
為了更好地體現研究成果,朱民表示研究院未來将借助論壇、雜志、研讨會等形式發出“主場聲音”。
“研究院要敢于研究探讨國内外的重大前沿問題,同時把中國的聲音帶到世界舞台上去,參與世界讨論。”談及研究院未來的研究方向,朱民侃侃而談:中國的貨币政策改革、中國金融體系及風險監管、非常規的貨币政策、全球資本流動、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網、全球貨币體系建立等國際金融改革發展問題都可納入視野當中。“研究院應當闡述中國的立場和經驗。”在此過程中,朱民認為應整合集中現有研究資源、形成拳頭産品。
從師夷長技、學習西方到中國本土研究,朱民認為,“中國市場發展和改革開放帶來了無數的心得與創新,我們不必走在别人身後,中國本土研究值得深耕挖掘。你第一次發現,中國的題目可以做世界一流的題目,第一次發現,世界一流的專家願意跟你合作,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中國的資本市場、互聯網金融、行為金融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朱民一直鼓勵研究院能拿出扛鼎之作,“大家要有大的視野,敢想敢做大的事,方不辜負這個黃金時代。”
朱民表示,黃金時代可以從多方面看待:國際金融市場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劇烈震蕩變革期,變化就是挑戰,挑戰就是機會。與此同時,全球金融正走向新的平衡、全球治理機構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金融地位在其中大大提高。“這是個前所未有的大時代和大變革,每個人都有潛在機會,在這個時代不要放棄追逐和探索,把握趨勢才能完成曆史賦予的使命。”
作為首位來自中國的IMF管理層成員,朱民一直有着廣闊的國際視野,他曾在約翰斯·霍布金斯大學、世界銀行政策局、聯合國開發署、IMF等國際機構都有過研究經曆。在朱民的帶動下,未來研究院也将建立“請進來、走出去”雙向機制,通過與國際金融機構建立互訪機制、聯合舉辦高端重大的學術會議等方式擴大國際影響力。
而作為1977年首屆恢複高考的大學生,朱民輾轉大半個世界之後如今又回歸高校做研究。回望人生路,朱民同樣對年輕人提出“放眼世界、一沉到底、兩手都要抓”的建議。“當今世界是平的,隻有登高才能望遠;同時要有一沉到底的定力,專注于某個領域、不斷地積累探索,研究要靜得下來、沉得下去,理論和政策兩手都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