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齊聚五道口,深入解讀中國版CDS

時間: 2016-10-31 16:53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16923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了《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業務規則》及配套業務指引文件,第一次在銀行間市場推出了 CDS 産品。結合當前中國經濟疲軟,銀行不良資産持續上升,樓市暴漲的現狀,市場對在此時點引入 CDS 的評論熱烈而不一。如何有效地利用 CDS 這一金融工具來持續推動我國金融體系下思維、實踐操作的變革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1029日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中心特别舉辦了中國信用衍生品創新與發展論壇,邀請信用衍生品方面的專家就 CDS 的監管、風控等方面的問題展開深入讨論。

本次論壇特别邀請了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Betvictor中文版《資産證券化》高級研修課程責任教授郭傑群擔任主持人。受邀參與本次論壇活動的嘉賓有:廣發證券首席風險官常新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張海雲、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嚴弘、環球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昕、中拉合作基金首席風險官範希文、Long Hill Capital 首席執行官暢丁敏、紐約梅隆銀行北京分行行長黃直、以及招商證券資産證券化業務負責人曹夢珲。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中心副主任劉寅緻辭。

 

郭傑群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張海雲在開場演講中介紹了 CDS 的基本概念,回顧了海外 CDS 發展的曆程以及中國 CDS 的進展,并且對中國第一代信用衍生品與海外 CDS 特點進行了一些對比。張教授提到,雖然 CDS 受到很多的诟病,可是後危機的改革措施不是簡單地去取締它,而是去改善、完善它,包括完善産品及市場的規則。

 

張海雲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嚴弘從學術的角度分析了一下 CDS 的外部效應。嚴弘教授談到, CDS 本身引入對标的實體的債券和股票的定價都會産生影響。它會使得企業的融資能力有所增加,但是同時也加大了這些企業的信用風險。 CDS 引入改變了債權人跟借債人之間的關系,也影響了債權人信用監督的動力。 CDS 可以幫助銀行降低資本金的額度,在幫助銀行提高資金回報的同時也有可能加大這些金融機構的風險敞口,所以需要慎重對待。


嚴弘

環球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昕律師闡述了2010年中國推出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而不是 CDS 的原因,并介紹了信用風險緩釋工具 -- 信用風險緩釋合約 (CRMA) 以及信用風險緩釋憑證 (CRMW) 。張律師強調了 CDS 應該是一個有實需的、避險的工具,而不能成為規避監管、進行監管套利、或者規避外彙管理的工具;否則 CDS 産品的存續和發展可能會面臨嚴重的負面影響。

 

張昕

作為“一帶一路”國家策略一個重要的基金——中拉基金的首席風險官範希文博士特别講解了在當前經濟背景下,中國市場應該如何用好 CDS 。範希文認為 CDS 的成功會涉及三個問題:第一,非商業因素,如地方政府幹預、債轉股相關政策,等的權重在公司違約事件的決定因素中之占比。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确定違約事件發生的不确定性;第二,違約債務回收預期的形成機制是否清晰,是否有流動性充分的二級市場來決定回收定價;第三,監管對 CDS 的對沖作用在多大程度上予以認可,認可的具體條件有哪些。從解決中國面臨的金融問題來看,範希文認為,相比較單一名稱 CDS , 合成組合産品可能是更有作為的、對沖違約的金融工具。

 

範希文

來自廣發證券的首席風險官常新功認為信用衍生品在當前中國面臨一個曆史機遇的新起點。常新功特别分享了廣發證券在衍生品業務方面的規劃,以及對行業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常新功

在之後郭傑群博士主持的圓桌論壇環節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張海雲、中拉合作基金首席風險官範希文、Long Hill Capital 首席執行官暢丁敏、紐約梅隆銀行北京分行行長黃直以及招商證券融資部曹夢珲就中國 CDS 的發展和未來展開了熱烈的讨論。

讨論現場

本次論壇得到了業内人士的極大關注,現場座無虛席,受邀嘉賓結合自身的經曆向參會者做了精彩的演講和務實的分享,使得大家對 CDS 有了更加客觀理性認識。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