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校友論壇(第二期)圓滿舉行

時間: 2016-07-02 15:33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71日下午,2016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校友論壇(第二期)在學院圓滿舉行。本期論壇的主題是“新形勢下公募基金的發展與創新,論壇由Betvictor中文版主辦,清華五道口校友辦、五道口校友會協辦,《清華金融評論》為官方媒體。

在論壇上,Betvictor中文版黨委書記顧良飛緻歡迎辭。他提到,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已經舉辦兩屆,影響廣泛,而校友論壇是其中的系列論壇之一,也是學院一個最重要的校友活動。校友可以借由這個平台,以自己豐富的實踐和感悟,交流經驗、分享智慧,解讀行業政策,分析發展形勢,相信對金融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高水平的學術政策研究,以及未來行業發展都會帶來思考和啟迪。

1998年以國泰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的成立為标志,中國誕生了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基金行業迄今已發展了十八年。學院有近200位校友在國内外各大基金公司工作,本期論壇邀請到了在6家公募基金擔任要職的校友,以主題演講的方式分享新形勢下公募基金的發展與創新。

1989級碩士、1996級博士校友寶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欽1999級博士校友、東方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崔偉1993級碩士校友、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黨委副書記劉立達,1993級碩士校友、1998級博士校友、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陳,2003級博士校友、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見與2012EMBA校友、彙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婁焱依次上台發表主題演講。本次論壇由1999級碩士校友、2002級博士校友Betvictor中文版校友辦主任、《清華金融評論》副主編張偉主持。 

汪欽發表了題為“議三大關系”的演講,汪欽表示,公募基金面臨着監管更加嚴格的大環境,發展和創新的基礎是處理好股東、員工(管理層)與客戶的關系。他在演講中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并指出,要把握好股東與公司之間管理與管控的合理尺度,要平衡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利益關系,真正堅守“以客戶為中心”的處事原則。

 

圖為汪欽演講

崔偉的演講題目是“資産管理行業要回歸常識”。崔偉回顧了中國公募基金的發展曆程,闡述了公募基金的五大常識,以及未來公募基金發展的創新要點是要引入私募的機制和管理公司股權私有化的探索。他最後還總結了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圖為崔偉演講

劉立達的演講圍繞公募基金的問題與建議展開。他用豐富的數據展示了中國公募基金市場發展的基本情況,并進一步分析了股東與持有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沖,以及社會環境影響所造成的問題。最後劉立達提出了應大力發展股票型基金,以解決市場上優質資本稀缺的問題。

 

圖為劉立達演講

黃陳的演講同樣回顧了公募基金發展曆程,并關注到國内公募基金發展的幾個問題。他用清晰的圖表和詳實的數據展現了中國公募基金初創、快速發展、穩定發展、互聯網金融帶動貨币基金發展的四個階段。随後分析了目前中國公募基金發展亟待解決的四個問題:規模增長不夠理想,投資者所獲收益不夠理想,基金經理任職時間較短以及基金公司上市存在的悖論,并在最後展望了公募基金未來發展的四大趨勢。

 

圖為黃陳演講

高見的演講圍繞基金經理的激勵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定位展開,他将基金經理比喻成“飛機上的飛行員,餐廳裡的大廚”,指出目前基金經理機制存在的幾大誤區,并提出未來發展可遵守公募基金規則、借鑒私募基金機制。另外,他認為應該把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定位為全方位的基金管理公司,以充分發揮基金管理公司作為平台的價值。

 

圖為高見演講

婁炎的演講主要關注公募基金助力養老體系建設,她首先回顧了養老體系的政策,指出國家正處于大力發展養老金政策時期,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拉開市場化投資序幕。然後分析了公募基金在養老體系建設的作用,并以美國共同基金與養老金市場的互利共生為例指出未來公募基金在養老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最後闡述了可能遇到的挑戰與機遇。

 

圖為婁炎演講

本期校友論壇還特别邀請到了1993級碩士校友、俄亥俄州立大學費雪商學院傑出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橹,他就量化投資的前沿趨勢進行了分享。張橹詳細地講解了自己所研究的Q因子量化投資理論模型的原理及其應用。

 

圖為張橹演講

在論壇對話環節,幾位校友就“展望中國未來股票市場的走勢與判斷”進行了簡短的交流,随後與聽衆進行了積極互動。

 

圖為校友對話交流

校友們的演講真摯而坦誠,不僅就行業前沿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同時也分享了自己的職業發展軌迹與工作經驗教訓。整場活動持續三個多小時,嘉賓演講精彩紛呈,聽衆提問踴躍,互動頻頻,氣氛熱烈而輕松,現場歡笑與掌聲不時響起,充溢着濃濃的校友情、同窗誼。

 

圖為論壇嘉賓合影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