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非公有制”經濟 聚焦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兩會校友代表與清華五道口師生共話中國經濟新常态

時間: 2016-03-13 22:03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兩會校友代表與清華五道口師生共話中國經濟新常态”第二場座談會312日晚在學院如期舉行,天明集團董事長姜明、春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裴春亮、浙江華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愛華三位人大代表回到校園與學院師生們共話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及創新創業等經濟新常态議題。

學院導師、校友、學生中有39位當選為本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其中姜明、裴春亮同為EMBA 2014春季班學生,徐愛華為EMBA 2015春季班學生。


習近平總書記3月4日強調了非公有制經濟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緻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作為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傑出人士,姜明、裴春亮、徐愛華三位代表對“三個沒有變”的重要講話感慨良多。

   1993年作為河南省級機關處級幹部的姜明辭職下海,他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一個民營企業從無到有的過程,是從最初的投機倒把到各級小商販、個體工商戶、私營業主、民營企業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發展過程。姜明還将中國企業家分為四大派,即以王石、柳傳志、張瑞敏、任正非為代表的84派、小平南巡講話催生出大批92派企業家、李彥宏等海歸人士為主的99派,以及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中應運而生的15派。“我認為國力的較量在于企業,企業的較量在于企業家。”


1983年徐愛華也從浙江紹興白手起家,草根出身的徐愛華将自己的創業過程描述為“摸爬滾打”,“民營企業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立下了汗馬功勞,目前有的企業家适應不了新常态、跟不上轉型的步伐而陷入困境,我們的路在哪裡?國家還會不會支持?轉型往哪裡轉?民營企業家們心裡有了這些疑慮。”徐愛華認為,“習總書記在這個時候重申‘三個沒有變’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因為中國要重新煥發新的生機與經濟活力,民營企業、非公經濟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裴春亮更是以河南輝縣裴寨村為圓心,将自己的原始積累投放到村集體中,帶動全村老少、輻射到周邊鄉村,将個體經濟規模擴展到集體經濟,從自己發家緻富躍升為帶領鄉親們共同富裕,産業鍊囊括了建材、化工、水力、金融、旅遊等行業,實現了人人有活幹、家家有錢賺、戶戶是股東的目标。


三位代表同樣認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創業創新的直接推動者。姜明表示他未來一生的事業就是為創客服務,還提出了新時代創業者應具備“夢想、境界、實幹、品德、闖創”等基因方可脫穎而出。

從自己親身調研、資助的一個高新技術企業出發,徐愛華也提出了《大力扶持科技創新型新創企業》、《給青年科技工作者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重視制度創新,緊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潮流》等建議。

新的曆史機遇下“雙創”有何不同?姜明認為一方面現今有優越的創業氛圍和環境,同時今天的創新創業更多地要依靠創新驅動、科技驅動、人才驅動、知識驅動、智能驅動。 能吃苦愛學習的品性、産業政策支持、巨大的内需市場、完善的基礎設施······基于以上因素,徐愛華也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持有信心。

       此外,三位代表還向學子們介紹了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及代表們履行職能、行使權力的過程,回答了同學們關于雙創、共同富裕等問題。座談會結束時,學院為代表們送上了《全球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報告2015》等紀念品,三位代表還留下聯系方式歡迎師生們參觀學習。


本次座談會由中共Betvictor中文版黨委主辦,金碩151學生黨支部、金碩152學生黨支部、金博15學生支部承辦,學院黨委書記顧良飛現場緻辭,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趙岑,院長助理袁源、王京偉全程與會,座談會由中央電視台财經頻道首席記者、清華五道口金媒三期班學員平凡主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