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協辦世界互聯網大會首場論壇:論道互聯網金融

時間: 2015-12-17 09:58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12月16日下午,世界互聯網大會首場論壇“互聯網+”論壇拉開序幕。“互聯網+”論壇由國家網信辦、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Betvictor中文版作為本場論壇的協辦方之一積極參與了策劃組織工作。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發展是首場論壇的開幕議題,備受關注。能容納500多人的會場座無虛席,全國人大常委、财經委副主任、Betvictor中文版院長吳曉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郭慶平,著名經濟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紐約大學教授保羅·羅默(Paul Romer),Kickstarter、螞蟻金服、騰訊、衆安在線、彭博、路透、萬得資訊、第一财經等20多位國内外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信息服務行業知名專家、學者、政府部門和企業界代表參與讨論。


       參會嘉賓認為,互聯網金融已成為全球經濟金融體系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力。2015年更是中國全面推進“互聯網+”戰略、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開局之年,行業發展迅猛、普惠特色鮮明,發展水平、創新能力均居世界前列,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新經濟需要新金融,而新金融的方向是普惠金融和大衆金融。同時,中國金融信息服務市場正面臨黃金發展時期。有嘉賓認為,比肩彭博和路透的世界級金融信息巨頭有望在中國誕生,在人民币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設等中國資本走出去、國際資本投資中國的過程中,将發揮信息支撐和橋梁紐帶作用,助力中國經濟騰飛。

       郭慶平在緻辭中重點解讀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通過鼓勵創新與加強監管相互支撐,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在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發展普惠金融等方面的獨特作用與功能,促進行業健康規範發展。吳曉靈以“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應用與金融業發展”為題發表主旨演講,全面分析大數據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認為大數據作為經濟、金融、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必須确保在産權清晰、權利保障有效的框架下發揮價值、合理有效使用,才會擁有健康發展的未來。大數據的應用和價值的挖掘,不能以犧牲個人數據财産權為代價。

       保羅·羅默(Paul Romer)對互聯網創新與經濟增長理論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互聯網作為劃時代的創新工具,連同城市化一起,能夠最大限度提升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關系,彙聚人的力量,從而成為驅動現代社會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動力,認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市場前景光明。查爾斯?艾德勒(Charles Adler)以案例方式講述了衆籌等互聯網金融新模式對傳統商業業态的颠覆和創新,認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潛力巨大。

       在此次論壇上,Betvictor中文版發布《全球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報告(2015)》,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聯合百度公司、阿裡巴巴集團、騰訊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中國‘互聯網+’聯盟”倡議,多項成果赢得與會嘉賓贊譽。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