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前兩天大家在清華校園中報到注冊,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學院的開學典禮,從今天起你們就正式成為了清華五道口新的一員。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向始終關懷和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老師們緻以最衷心的感謝。
在邁入這所紅樓小院之前,我想你們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向自己問三個問題:
一、我為什麼要考五道口?
二、自己的研究生生活究竟應該如何充實、有價值地度過?
三、當我們畢業的時候回想研究生的生活,希望自己最大的收獲是什麼?當我們研究生畢業二三十年之後,今天的收獲還剩下的、内化成我自身财富的是什麼?
作為老一代校友,作為現任的院長,我想談一談自己的體會,也想在此對大家提一些要求。
首先,我希望大家能夠傳承清華和五道口的精神,為母校增添光彩。Betvictor中文版是一所擁有百年光輝曆史的學府,“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Betvictor中文版的校訓;五道口是改革開放的産物,有三十多年的曆史,“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是我們共同的道口精神。清華人和五道口人,都為祖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當前,我們正面臨一個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期,人類進入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技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國家正處于重大的曆史轉折期,我們在發展市場經濟,建設一個法治國家。在這樣的一個曆史時期中,我們希望新的清華人和新的五道口人,能肩負起自己的曆史使命。中國的文人有士大夫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也應該是清華人、五道口人永恒的精神。
人生是多彩的,世界是多元的,但是五道口是凝聚志同道合人的地方。在五道口求學的時間雖然是短暫的,但我們要有一個凝聚的共識,要有共同的信念和理想。
我們都知道,中國曆史上有一個黃埔軍校,黃埔軍校的學生們,盡管在後來的幾十年中,他們曾經有過不同道路的探索,但是民族要獨立、國家要富強、人民要幸福這樣的一個理念是當時黃埔青年人的共同追求。在後來的生活當中,他們有不同道路的探索,即使海峽兩岸分隔60年之久,黃埔人還願意促成祖國的統一,因為他們追求的不是個人的幸福,而是民族、國家的前途。
所以我想,到清華五道口讀書的人,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我們可以有不同道路的探索,但是為國家、為人民這樣的一個終極的理念,應該是共同擁有的。世界可以是多元的,人的信仰可以是多種的,但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希望在這個紅樓小院當中,我們大家能夠凝聚一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複興,促進世界和諧”,這是學院的理念。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清華風格、道口傳統是我們的追求。
第二,希望大家能夠勤奮學習、實踐笃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經世濟民是我們求學的目的,現實在變、知識在變、教學方法在變,新的五道口在探索着新的道路。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機會,教學相長、博采衆長、打好基礎。
三十多年前,中國人民銀行為了給中國金融改革培養人才,決定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我們第一屆學生進到這裡的時候,這裡是東升公社衛生院的一個小院,沒有現成的老師、沒有現成的教材。研究所的老先生們擔負起了培養青年金融學者的重任,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的老教授們,也投入到了為中國金融改革培養人才的工作中,在摸索中成就了現在的五道口。
現在面臨着知識的轉型和爆炸性的發展,五道口并入清華,也在探索一條新的道路,沒有成熟的模式。我們學院的教師,有些是從海外回來的,有些是多年奮鬥在實踐中,他們都各有所長,我們應該集老師之所長成就自己。
我們的學生,無論碩士還是博士,都應該是為了經世濟民而學習,都應該為了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進行理論的探索。作為清華人和五道口人,要有更高的境界,要為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來學習、研究、探索,貢獻自己的真知灼見。
第三,我希望大家能夠陽光健康地生活,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健康的體魄是學習、工作的基礎;真誠陽光的心态是身心健康的保障;處理好學習、工作、家庭的關系,度過一個幸福的人生。希望在五道口的學習,為我們未來去追求中國夢奠定良好的基礎。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