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4日下午,《清華金融評論》第四期道口形勢分析會在清華Betvictor中文版成功召開,會議采用閉門研讨形式,主題為“信貸資産證券化的發展方向”。
本期會議邀請了上海聯和金融董事總經理郭傑群、長安國際信托投資總監姜燕、本刊熱心讀者武雪、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曾新勝等人士參與研讨。《清華金融評論》編輯部主任張偉擔任此次會議的主持人。來自證券同業組織的專家旁聽了會議。
會議針對資産證券化進行了深刻分析與讨論,探求我國資産證券化發展的來龍去脈,對比中外資産證券化發展的異同點,讨論信貸資産證券化的發展方向。會議現場讨論氣氛熱烈。
研讨會共進行了約3個小時,首先由嘉賓以“信貸資産證券化的發展方向”為主題做開放式演講,每人約二十分鐘左右;開放式演講之後,專家學者進行自由讨論和交流;最後,針對當前熱點話題,進入觀點交鋒環節。
一位與會嘉賓介紹了美國資産證券化的監管、法律以及一些具體的做法,對比了中美資産證券化的差别,提出中國未來資産證券化的方向之一是走出去。同時分析了金融危機,認為其産生的原因在于監管部門的失職、評級機構缺乏責任及銀行投資者的過錯等。
一位與會嘉賓從信托的角度談到了目前資産證券化所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審批時間過長、資金價格倒挂、銷售渠道、資産證券化的出表問題以及信托業無序競争的問題,提出資産證券化未來需要重視的三個方面,首先是關于信托本身的職責定位,其次是法律定位,最後是演化流程。
會議認為,目前我國發展資産證券化對于商業銀行的好處主要是,首先有利于商業銀行的資産“出表”,從而緩解在未來實施《巴塞爾協議Ⅲ》時銀行的資本金壓力;其次是有利于商業銀行的風險轉移,提高商業銀行體系的穩定性;三是提高銀行的資金流動性。
但我國信貸資産證券化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與會嘉賓探讨了制約我國資産證券化發展的因素、如何實現監管和業務發展之間的平衡、SPV的問題、資産證券化産品的銷售對象問題、流動性的問題等問題。
對于我國如何穩步發展信貸資産證券化,與會嘉賓們提出了各自的建議。
《清華金融評論》道口形勢分析會:每月一期閉門研讨,深度探讨和解讀重要政策及熱點話題,旨在為政策制定者建言獻策,為經濟金融界專家學者搭建交流對話平台。通過閉門會議的方式更深入地研讨業界最頂尖的相關問題。同時,分析會的研讨成果會有兩個路徑來延伸,一個是作為政策制定者的内參起到建言獻策的目的;另一個是相關内容在《清華金融評論》雜志上做公開發表,起到為讀者進行政策解讀引發思考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