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莅臨Betvictor中文版,在三号樓多功能廳為學院師生及校外來賓帶來了題為“滬港通與香港資本市場發展前瞻”的演講。本次講座為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資本市場專題”系列講座第七講。
李小加表示,在過去的20年中,國際資本通過香港流入中國,如今國内資本積累已經完成,中國資本會在未來20年裡對外開放、走向世界,滬港通則是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間一次有意義的互聯互通。
李小加高度評價了滬港通的推出。他分析,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一大問題在于國内的規則、法律自成一體,國外投資者與國内規則難以适應,市場融合因此受阻。滬港通的設計有效解決了規則差異問題,香港交易所與上海交易所之間形成大通道,個人與券商結算後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統一結算出境,實現最小化流量,過程中券商并不出境,因此兩地交易者均可以按照其習慣進行交易。滬港通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換取了最大的市場成效。李小加強調,滬港通使得用人民币購買港股得以實現,通過中登結算減少人民币過境量,有效避免了洗錢。
李小加介紹了滬港通的特點。即交易總量過境,實現最大價格發現;結算淨量過境,實現最小跨境流動;人民币境外換彙,實現資本全程回流;結算交收全程封閉,實現風險全面監控;本地原則為主,主場規則優先;結構高度對稱,利益高度一緻;收入平均分享,實現互利共赢;實行初期額度管控,引導市場适應節奏;試點模式結構靈活,可供未來擴容、擴量、擴市。李小加總結道,滬港通的設計使得香港證監會與中國證監會承擔了更為巨大的責任。
李小加預計滬港通将有助于激活A股市場,推動内地資産的進一步優化配置,擴大中國資本市場規模,利于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
講座結束後,李小加與現場聽衆關于A股H股溢價折價、上市制度、商品期貨市場建設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讨論。

李小加于1984年畢業于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專業,曾任《中國日報》社記者;後赴美學習,先後獲得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新聞系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博士學位;曾就職于達維律師事務所、布朗伍德律師事務所、美林證券,2003年任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2009年成為首位具有内地背景的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