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資本市場專題”2014首場講座在清華主樓開講。中國證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證券期貨研究院執行院長祁斌作為首講嘉賓,帶來了題為“改革之年資本市場的改革與創新——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視角”的演講,拉開了2014年資本市場專題系列講座的帷幕。
祁斌的講座圍繞近期資本市場發展熱點問題、資本市場改革創新重點領域和大國的興起與衰落三個主題展開。在兩個半小時的演講中,他語言幽默、旁征博引,就時下熱點金融話題發表了見解,并針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機遇與挑戰、改革與創新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祁斌首先與大家分享了他對互聯網金融的思考。他表示,中國互聯網金融的井噴式發展與中國金融和社會實際密不可分,我國金融服務的缺失與滞後、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跨越式發展、平民文化的崛起共同催生了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互聯網金融對于中國金融業和資本市場的總體影響是正面的,将增加競争、改進服務、完善監管。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重點在于鼓勵規範發展而非扼殺。
随後,祁斌就滬港通、交易所競争、我國股市是否與經濟增長背離三個熱點話題進行了讨論。祁斌将滬港通評價為“一小步背後的一大步”,他認為,滬港通在宏觀上不僅有利于推動人民币國際化,而且将促進香港和内地資本市場融合,形成更深更大更穩定的市場,并最終走向滬深港台大中華交易平台,形成世界金融的一極。通過對紐交所和納斯達克曆史的比較,祁斌指出,滬深交易所走向競争是發展的必然,折射了大國經濟不斷轉型升級、傳統産業和新興産業交替領跑的深層次變化,将有利于提高市場效率和交易所服務水平。祁斌還談到,股市表現與經濟增長質量并“不背離”,我國股市反映出我國企業盈利能力不強、經濟增長質量不高。
在談及資本市場改革與創新重點時,祁斌認為,中國正面臨推動經濟增長和轉型、改善民生、化解金融風險、迎接國際化挑戰等問題,這些既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挑戰,也是機遇。資本市場改革與創新的重點在于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完善創新機制、激發行業活力和對外開放。
祁斌在總結了大國的興起和衰落曆史後指出,保持文化的先進性、保持文明的開放性是大國崛起的規律。東方民族通過自我革新邁開現代化步伐是可行的。我國目前處于人均GDP6000美元的發展階段,湧現出的許多問題是時代的必然,具有不可逾越性,需要我們客觀看待。中國經濟正處于關鍵十年,這十年裡中國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而在完善體制、給市場更多空間的前提下,中國一定能夠實現偉大複興。最後,祁斌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贈言結束了本場講座。
資本市場專題系列講座由Betvictor中文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并得到了中國證監會、北京證券期貨研究會的特别支持。講座吸引了各大高校師生和金融業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到場觀衆包括清華北大在校生、清華金融EMBA、校友和來自證監會、财政部、金融媒體的校外人士,Betvictor中文版主樓後廳座無虛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