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理财秘密:抓住财富增長的斜率

時間: 2013-10-23 15:19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10月15日,由Betvictor中文版互聯網金融實驗室主辦的“清華五道口财富大講堂”首場講座拉開帷幕。FPSB認證與标準咨詢委員、CFP教科書《投資規劃》主編、《理财的邏輯》作者劉鋒教授,以“财富管理在中國:四十歲退休的理财邏輯”為主題進行了首場講座。

講座圍繞“個人和家庭的财富管理”、“四十歲退休的理财邏輯”、“财富管理中政府的角色”、“中國财富管理發展的現狀和變化趨勢”四大主旨内容展開。劉鋒以诙諧生動的話語,讓在場來賓對财富管理予以重新認識,真正領悟财富管理的邏輯,激勵投資者抓住個人理财财富增長的斜率。

兩個多小時的講座吸引了近三百名聽衆,其中包含我院校友、金融EMBA、金融學碩士、以及國内各大銀行從業者、金融财富管理機構從業者和企業家、學者等。主會場座無虛席,很多聽衆全程站立兩個多小時專注聽講,也有部分聽衆幹脆席地而坐。主辦方還專門開辟階梯教室,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滿足更多慕名而來的聽衆。

圖為劉鋒教授演講中

“理财的終極目标就是要自由、自主、自在。”劉鋒表示,對多數人來說40歲退休遙不可及,但所謂“退休”其實是指财務自由的狀态。但是财務自由跟是否年輕或有多少錢無關。如果能從本職工作以外的途徑賺到足夠你日常開銷的錢,那麼就已經财務自由了。而要想實現财務自由,就要明白如何使用财富管理的工具,從而就要更加關注和了解财富管理行業的變化和發展。

劉鋒指出,在财富管理“财富創造和增值——财富保全——财富分配和轉移”價值鍊上,财富創造和增值固然重要,但是當貨币貶值速度大于掙錢的速度,那麼掙的越多也就賠的越多。所以,人們往往重視“創造”财富,但卻忽視了财富的“保全”。他指出,在過去20年,隻有持有房産和黃金才算的上财富保全。

講座期間,劉鋒還發表了“房地産是中國最大的永不破滅的泡沫”、“信托是中國财富傳承最大的缺失”等精彩觀點,引發了與會者積極的參與及讨論。他指出,個人長期投資建議購買實物黃金,但是不要急功近利,而是長期做5年、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投資。

圖為現場聽衆

劉鋒以其前沿廣博的國際化視野、深刻的思索、生動的話語征服了在場聽衆,現場掌聲、笑聲不斷,與會者互動熱烈。

自成系列的“清華五道口财富大講堂”将于每個月舉辦兩到三場,結合當前經濟熱點,圍繞股票、基金、黃金、外彙、理财産品、收藏等領域,邀請知名講師,講授個人财富管理的知識、策略及方法等。這些講座内容除在“清華五道口财富大講堂”現場做分享外,還将通過線上傳播的方式(家财網:www.ijiacai.com)惠及大衆,幫助更多的理财個人、理财機構及理财愛好者,增長知識,提升能力,拓寬視野。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