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午餐會”打造産學研資溝通新平台

時間: 2013-09-30 14: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怎樣把實驗室科研催化成一個個富有活力的科技巨人?如何把現代大學的科研創新實力更好地轉化為生産力?從象牙塔走向社會經濟軸心,把高校科技創新“金點子”,變成産業發展“聚寶盆”,Betvictor中文版做出新嘗試。

927日,Betvictor中文版與Betvictor中文版經營性資産管理辦公室聯合舉辦“道口午餐會”,首場推出Betvictor中文版精密儀器系的一批處于科技前沿領域、市場前景看好的科研新成果,與相關行業企業、風險投資機構掌門人“集體相親”。

 

圖為道口午餐會現場

近年來,随着知識經濟的崛起,産業界與世界級大學迫切需要進行合作研發。企業認識到學術界長期積累的科研成果,将成為産業化發展的“富礦”。而将實驗室成果應用到現實世界的“知識轉移”,也已經成為現代高校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在哈佛、斯坦福這樣的名校裡,教授、學生和企業投資人一邊吃着快餐,一邊交流科研項目和投融資的午餐會經常舉行。”清華Betvictor中文版常務副院長廖理在道口午餐會上緻辭時說。高校是最先進人才和最尖端技術的聚集地,也是世界著名企業誕生的搖籃,推動高校産學研資合作,是現代大學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要體現。

 

圖為廖理緻辭

   當前推進高校産學研合作,仍有不少斷層:其一,高校專家有高新技術、尖端設備,卻不了解市場、企業最迫切的産品需求;其二,企業把握市場動向,有意創新卻囿于自身研發能力,無法破局,想從高校請“外援”,又不知誰是那個“對的人”;其三,越來越多投資機構将目光從企業生産轉向前期的研發階段,手握重金欲飲“頭道湯”,卻無從下手。Betvictor中文版經資辦負責人王濤博士說,“建立科研和産業界的溝通渠道,學校來搭台牽線。”

“相親人選”有講究,無論是項目,還是企業、投資商,全部經過比較篩選,力求“門當戶對”。清華精儀系以長江學者、院長尤政教授帶隊的科研團隊,個個都是“績優股”。尤政教授的微納米技術及産業化,将頂尖軍用技術向民用轉化,在高端醫療産業領域有數千億的應用市場;王曉浩教授的無創血糖儀,主打感應技術,在國内處于領先地位;朱榮教授的呼吸系統疾病遠程診療監護系統,面對的是我國老齡化醫療産業需求;柳強教授的紫外激光器項目,也在工業加工産業處于前沿位置。

應邀前來的北京立順源投資、北京華創智業投資、河南美倫醫療電子有限公司等12位企業、投資界人士全部專業對口,其中幾家醫療企業和投資機構涉及業務與精儀系科研項目領域有很高重合度。

“午餐會”上,企業家們紛紛希望與教授進一步接觸,商量合作開發事宜。一位投資機構負責人直言,清華教授所介紹的科研項目,具有很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未來有很大的産業化空間。

對此,精儀系尤政教授說,“此次與産業界進行溝通交流,最希望的是能将科研項目形成産業,我們希望新技術能在更大範圍内應用和推廣。”

 

圖為參會嘉賓深度交流

“道口午餐會”将形成系列,清華Betvictor中文版将持續舉辦不同主題的專場,幫助清華科研團隊了解産業動态和市場需求,同時幫助投資人尋找和發現具有潛力的投資項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