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資本市場專題課程在清華主樓後廳如期開講。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先生以“投行在中國資本市場中所起的作用”為題進行了主題演講。王東明現任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中信産業基金董事長,曾任北京華遠經濟建設公司副總經理,加拿大楓葉銀行證券公司副總裁,華夏證券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南方證券公司副總裁等職。

作為中國最早一批由海外歸國的證券業精英,他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逐步發展完善的過程,作為一個積極的市場參與者,他領導的中信證券,在中國資本市場上銳意進取,終為市場的執牛耳者。王東明的主題演講涵蓋了當下證券業諸如金融體系系統風險,證監會改革的去行政化、減政放權,企業與投行存在的利益沖突,以及中信證券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經驗等諸多實務熱點問題。
在談到系統性風險這個問題時,王東明結合自身對當下證券業行業運作方式的理解和所了解的情況,表示系統性風險主要在于流動性風險,證券業完全是中介業務且資金第三方托管,系統性風險幾乎為零,但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在于我國的銀行體系體量大,資産為實現真正的銷售和風險分散的問題。
同時,他評論中國的開放步伐加快有國際、國内兩個方面,對外是允許外資參與國内競争,對内則是混業經營,強調混業經營有利于提高産品市場的競争,從而創造出更多能夠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金融産品。
除此之外,王東明還對近年來的證監會等一系列金融監管機構的去行政化進行了評價,強調這是以利益調整和減政放權為出發點的改革,隻有這樣,諸如債券市場那樣存在多頭監管的各金融子市場才有機會進行整合,才能有做大的空間。
對于即将出台的資産證券化的相關條例,王東明表達了樂觀的态度,認為風險控制的關鍵在于基礎資産,并且在銷售過程中應建立諸如産品發行方部分持有、傭金在整個資産池存續期間計提撥備等風險控制制度。
一場持續兩小時的演講,全程座無虛席。王東明的演講對中國當下證券業諸多問題的深入探讨,也使與會者對投行在中國資本市場中所起的作用産生更加正确的理解和清晰的展望。

(供稿:學生通訊員 劉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