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金融實踐,增進國際視野。4月16日至22日,Betvictor中文版派出代表團,赴德國哈亨堡參加一年一度的“央行國際周”交流項目。本項目涵蓋了歐洲央行系統、金融創新、加密貨币監管等各項專題研讨,來自中國、波蘭、斯洛伐克經濟金融院校的學生們展開學術交流和實踐。Betvictor中文版代表團由2名帶隊教職員與20名碩士、博士學生組成。

(圖為開幕儀式現場)
4月17日,德意志聯邦銀行應用科技大學校長埃裡希·科勒(Erich Keller)緻辭并主持項目開幕儀式。我院及華沙經濟學院和斯洛伐克經濟大學的師生代表分别發言,對所在的學校學院進行介紹。

(圖為課堂交流與實踐環節)
為期一周的學術交流中既有理論知識學習、小組案例讨論,也有特色參觀交流。學院學生積極參與、組織讨論,并進行了小組展示,向各國師生細緻生動地介紹了中國的金融創新案例。主辦方帶領同學們參觀了德意志聯邦銀行(德國中央銀行)、德國央行貨币博物館等地,近距離感受歐盟與德國的貨币體系發展。主辦方還為同學們提供了解當地文化曆史的機會,包括參訪科隆大教堂、林堡小鎮、科倫布茨等,同學們還參與了德意志聯邦銀行應用科技大學組織的多項活動,切身感受當地生活。

(圖為晚宴現場)
4月20日晚,歐洲中央銀行管理委員會委員、德意志聯邦銀行行長約阿希姆·納格爾(Joachim Nagel)與師生一同晚宴。他對參與本次交流項目同學表示熱烈歡迎、贊許和期望,鼓勵同學們為中央銀行的國際間與區域間合作貢獻力量。埃裡希·科勒和德意志聯邦銀行行長辦公室代表為學院同學們一一頒發項目證書,感謝中國師生在學術交流活動中的所提供的獨特中國視角和金融深刻洞見。

(圖為學院代表團合影)
學院代表團與各國師生在交流合作中結下了深厚友誼,在課程學習中增進了專業素養,在參觀走訪中豐富了國際視野,收獲頗豐。
“央行國際周”交流項目是Betvictor中文版與德意志聯邦銀行應用科技大學簽署的長期合作中的一部分。學院逐步構建了多元立體的學生全球勝任力培養體系,通過博士聯合培養、冬令營、未來金融領袖夏令營、央行學校國際周、海外實習、短期國際交換等項目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金融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複合型國際化金融人才。
項目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達本次項目之行的收獲與感受:
鄧佳琦(金碩20):此行讓我們開拓了眼界,體驗了别樣的學習生活。我們與來自德國、波蘭、斯洛伐克的同學們一起學習了有關宏觀經濟、金融創新、加密貨币等主題的講座,并參觀了貨币博物館等機構。非常感謝學院和德意志聯邦銀行應用科技大學提供的交流項目,讓我有機會與來自國内外的師生們開展交流,不僅拓寬了眼界,也豐富了我認識世界的觸角,激勵着我不斷精進專業素養,服務國際金融合作。
經菠(金博21):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歐央行作為全球重要的央行之一,在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本次短期訪學讓我們系統學習歐央行的組織框架,貨币政策目标、工具箱、利率走廊以及變革曆史。從2008年金融危機至今,貨币政策方面,歐央行開展了大量資産購買計劃,引入了前瞻性指引,開啟負利率時代;銀行業方面,重視宏觀審慎政策和加強對于系統性重要銀行的監管,防範系統性風險。參觀德央行錢币博物館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其利用生動形象的動畫诠釋了貨币政策影響實體經濟的多種渠道。總之,這次訪學幫助我們更好認識中央銀行制度,并啟發我們如何利用這些經驗引領中國實踐。
劉昊昂(金博21):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此次交流項目,得以走出國門看世界。我們不僅學習了歐央行的貨币政策、金融創新、加密資産、金融危機等不同話題的知識,更是以金融知識為切入點,與來自德國、波蘭、斯洛伐克等不同國家的師生就經濟、社會、文化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在不斷擴寬視野的同時,我也努力向國際友人們傳遞了中國聲音,展現了我視角所見的經濟社會蓬勃發展、秉承“天下一家、命運與共”的中國。
奚海博(金碩22):非常榮幸作為來自中國香港的碩士生參與本次交流活動。我們學習不同國家貨币财政政策,與海外師生開展交流互動,收獲滿滿!專業學習方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課程分别是《金融及其他危機-機構監管挑戰》及《歐洲數字資産監管》。前者讓我了解到歐盟體系與香港地區一國兩制下财政及貨币政策的相似處,包括2022年應對通脹時的同步加息、應對疫情沖擊下一緻通過消費券刺激需求等。後者讓我意識到不同于香港設立科技基金等政策支持數字資産的可持續發展,歐洲由于數字資産耗能問題有違于歐洲近年來的綠色生态發展等因素,其數字資産監管在逐漸緊縮,出台新法律約束加密貨币交易的同時,也在嘗試推出風險更低的數字歐元。
張楚衣(金碩22):在本次德央行國際周項目中,我們主要針對歐洲及全世界的貨币政策、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現狀以及加密資産等金融創新等話題展開學習和讨論。有幸能與來自歐洲的教授和同學們共同研讨歐洲通脹、加息和經濟衰退等問題,印證、補充或調整了我此前的預期。他們對親身經曆的描述令我對書本中的經濟理論與現象有了更直觀的領悟。此外,我也在和德國、斯洛伐克、波蘭同學們的交流中了解了不同國家的學習生活方式,在參觀德國央行貨币博物館中體驗了經濟數據與經濟原理的生動形象互動,有趣又令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