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華五道口校友發展論壇香港專場成功舉辦

時間: 2023-10-24 09:3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23年10月19日,2023清華五道口校友發展論壇香港專場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以“金融助力香港繁榮發展:創新、開放、融合”為主題,邀請廣大校友師生齊聚一堂,采用閉門方式就金融業如何助力香港繁榮發展進行深度研讨。本次論壇由清華五道口校友會主辦,清華五道口港澳校友會承辦,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香港同學會協辦。學院領導、各部門負責人,碩士、博士、MBA、EMBA和高管教育等各項目校友師生以及特邀嘉賓共80餘人參加。本次論壇分為領導及嘉賓緻辭、主旨演講和主題圓桌三個環節。

領導及嘉賓緻辭

Betvictor中文版黨委書記、清華五道口校友會會長顧良飛出席并緻歡迎辭。1983級經管本科校友、香港清華同學會會長、招行CIO、招銀國際控股CEO趙駒代表香港清華同學會緻辭。1992級碩士校友、清華五道口港澳校友會會長、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副會長汪俊紅代表清華五道口港澳校友會緻辭。1986級碩士校友、中國太平醫療健康科技産業園領導小組組長陳錦魁作為東道主緻歡迎辭。

顧良飛首先代表學院和清華五道口校友會對參加本次論壇的校友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與最衷心的感謝。他表示,五道口因中國金融改革而生,随中國金融發展而發展,五道口人才培養始終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40餘年來,一批批五道口人成長為金融界的傑出領袖,成為推動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他指出,校友既是學院辦學最堅實的支持力量,也是最核心的競争力。校友與學院之間共享資源、信息、人才、智慧,相互支持,相互倚重,相互成就。他強調,校友發展論壇是促進校友交流、探讨金融變革的重要平台,希望廣大校友師生暢所欲言,發表真知灼見,分享深刻洞察,共同為金融助力香港繁榮發展出謀劃策。

圖為顧良飛

趙駒代表香港清華同學會對五道口校友發展論壇首次在香港舉辦表示衷心的祝賀。他表示,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五道口的教育水平、研究水平在金融領域就名列前茅,如今很高興看到五道口不論是在學生來源、研究成果,還是對國家、對行業的貢獻都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他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以為五道口提供很多研究素材,讓學界對整個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态和情況有更深刻的了解。最後,他預祝這次論壇圓滿成功,祝願五道口越來越好。

圖為趙駒

汪俊紅代表清華五道口港澳校友會對大家百忙之中來參加校友發展論壇——香港專場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過去的兩年受疫情影響,五道口港澳校友會主要舉辦了多場線上活動,很多師兄師姐和校友們積極參與,給予了校友會大量的支持和鼓勵。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舉辦形式更加多樣的校友會活動,通過論壇、研讨會、餐叙、戶外活動等多種形式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給大家創造交流的平台。他表示,五道口港澳校友會将來會進一步做好服務的角色,成為校友和學院之間溝通的橋梁。

圖為汪俊紅

陳錦魁代表太平保險集團對各位校友師生莅臨太平保險總部大樓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得到五道口老師、師兄師姐的指點和幫助,非常感恩母校。他提到,在香港的校友們經常聚在一起共叙情誼,大家擁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和五道口的老師、校友們充分交流、溝通,通過這樣的交流,大家可以相互啟發,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注入更多的動力和智慧。

圖為陳錦魁

主旨演講

1983級碩士校友、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譚嶽衡,2016級金融EMBA校友、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香港同學會會長、香港清華同學會永遠會長、偉仕佳傑控股董事長李佳林,全國人大代表、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田軒發表主旨演講。

譚嶽衡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表了四點看法。第一,要堅守法治。作為一個國際都市,堅守法治、堅持自由市場經濟是保持資金流通、數據流通、人才流通的基礎。第二,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擁有絕佳的區位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為了讓香港更好地聯通世界,讓世界看到香港擁有内地廣袤的腹地和廣闊的資源。第三,要建設好“一帶一路”綜合融資平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有很多新興的成長經濟體,未來會成為充滿活力的市場。第四,要深化擴大互聯互通。一是可以開通新股通,讓内地符合條件的投資者能夠參與香港新股特别是科創企業的融資;二是擴大港股通标的範圍;三是要盡量減少内地投資者股市投資資格的限制。

圖為譚嶽衡

李佳林圍繞“信心”“心态”和“長期主義”作主旨演講。他首先對偉仕佳傑過去幾年的發展進行了介紹。他表示,面對嚴峻的外部國際形勢,國内依然在多個行業大力改革和治理,是政府有信心、勇敢和負責任的表現,這給了他充足的信心。李佳林表示要用積極的心态去看待外部壓力,外部壓力反倒會促進我們的創新和發展。另一方面,積極的心态和精神上的自信是企業發展和超越的保障。從“信心”和“心态”出發,他進一步分享,要相信時間的力量,從更大的周期看趨勢,保持信心、保持創新、保持發展。最後他用自己的座右銘作為結尾再一次鼓舞了在場的校友們:要力争上遊,奮鬥的人才有意義。

圖為李佳林

田軒以“産業資本如何支持科技創新”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他首先從創新的概念講起,介紹了“創新是什麼”和“創新為什麼難”,随後引出了産業資本支持創新的重要手段:嶄新的創投組織形式企業風險投資(CVC)。他從資金來源、投資目标、投資生命周期三個維度對比了傳統風險投資和企業風險投資的區别。随後,他進一步分享了CVC在各個發展階段的數據,并介紹了國内CVC的發展情況。最後,他總結到,CVC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轉型升級,借助組織優勢、資金優勢和技術優勢,激勵創新實現企業和創業者的雙赢。

圖為田軒

領導及嘉賓緻辭環節和主旨演講環節由1999級碩士校友、2002級博士校友、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Betvictor中文版黨委委員、校友辦主任、清華五道口校友會秘書長張偉主持。

圖為張偉

在主旨演講環節後,現場參加論壇的嘉賓和校友師生在會場合影。

圖為論壇合影

主題圓桌

1983級碩士校友、國新國際首席投資官、原外管局總經濟師、儲備司司長黃國波,1989級碩士校友、清華五道口校友會副會長、清華五道口港澳校友會永遠會長、國富創新董事會主席、華科資本執董柳志偉,1991 級碩士校友、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1994級碩士校友、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1997級博士校友、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2013級金融EMBA校友、2017級科學企業家校友、君同資本創始人黃永忠參與主題圓桌讨論。主題圓桌環節由汪俊紅主持。

圖為主題圓桌合影

黃國波表示,香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在于連通中國與世界。他強調,在中國進行全球外彙資産國别和市場分散化配置方面,香港應該發揮更大作用。目前QDII項目作為對外證券投資的通道,主要以香港為基地,但尚未完全實現全球化配置,一個重要原因是對香港作為海外投資基地的重視程度還不夠,人才儲備和投資能力培育有待加強。他建議,應繼續大幅度增加QDII額度,讓民間有更多通過二級市場進行全球投資的機會。

圖為黃國波

柳志偉表示,過去三年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香港在科技創新和金融領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态度。他強調,科技創新是香港發展的核心,金融與科技密不可分。他指出,打造平台是關鍵,校友平台在整合校友資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柳志偉分享了自己在國内和美國的投資經曆,表示香港資本市場具有獨特優勢。他鼓勵校友們加強互動、團結一緻,為香港金融市場貢獻力量。

圖為柳志偉

丁爽表示,全球化正逐漸轉變為區域化,全球産業鍊正在重組。他指出,東南亞、南亞等地區正和中國一起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香港可以捕捉貿易和資金流向的變化所帶來的機遇。丁爽還提到,以渣打銀行為例,作為傳統的貿易銀行,可以在東南亞、南亞與中國貿易流的增加過程中提供貿易、金融、投資和風險管理等服務。此外,香港在推動人民币國際化方面具有特殊優勢,可以在增加人民币離岸市場的廣度、深度和金融産品多樣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最後,丁爽強調,香港背靠大陸和大灣區,大陸進一步的改革開放、經濟保持中速甚至中高速的增長是香港繁榮的基本條件。

圖為丁爽

朱海斌對當前的經濟形勢給出了深刻的分析。他表示香港一定要堅持背靠大陸面向全球,繼續發揮連通全球的作用。他提到,從香港金融經濟的轉型角度來看,可以觀察到三個領域表現出明顯的機會:其一,科創領域呈現出巨大的潛力;其二,綠色金融領域也呈現出許多機遇;其三,在“一帶一路”倡議中,香港有望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

圖為朱海斌

鄂志寰首先用詳實的數據分享了香港金融的發展情況,她表示作為四大經濟支柱之首在香港做金融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提到香港金融未來的發展,鄂志寰給出了兩方面思考。一方面,希望通過與大灣區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為香港提供增量來源,發揮合作的互補性。另一方面,在繼續推進香港離岸人民币樞紐建設的同時,鼓勵和支持港元市場建設,實現人民币與港元的協調發展。

圖為鄂志寰

黃永忠緊扣創新主題,分享了數據要素這個令人鼓舞、高速發展的新市場,并列舉多個詳實的案例展示數據資産化的價值。他表示,數據要素會成為勞動力、資本、技術和土地之外第五個生産要素市場,結合國家多項政策的推動,這個市場存在巨大的機會。最後,他從投資和交易兩個維度分享了香港如何在這個大趨勢受益的思考。

圖為黃永忠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