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軒對話劉紀鵬:加快推動監審分離,标本兼治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時間: 2023-10-24 09:5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确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證監會響應政策号召,推出了“一攬子”政策措施。當前,中國的發展模式和經濟結構正處于深刻轉變的關鍵時期,國家出台這些政策有何深意?我國資本市場未來改革的方向是什麼?

10月22日,清華五道口會客廳特别邀請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對話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國資委法律顧問劉紀鵬,圍繞“資本市場如何重塑企業的創新動力”主題,聚焦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和基礎性制度的完善,分享他們的理解與洞察。

上證綜指作為反映中國股票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數,在3000點一線徘徊多年,而且恰在本周五(10月20日),滬指再度失守3000點,因此本場讨論也首先圍繞着“3000點保衛戰”這個熱議話題展開。作為中國改革和資本市場三十年發展的親曆者和見證者,劉紀鵬認為,滬指3000點是中國股市一個重要的心理和現實關口,“3000點對我們的兩億股民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信心關卡,對于恢複與增強市場信心來說意義重大。”劉紀鵬指出,資本市場對大國崛起具有重要意義,一個世界強國的誕生必定與重要資本中心的轉移相伴。

關于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建設和改革的方向,兩位嘉賓都分享了自己的重要見解。田軒表示,注冊制的全面實行标志着我國資本市場建設的巨大進步。上市公司代表着一個國家最優質的資産,是資本市場的脊梁,理應跑赢GDP增長。我國股價水平與經濟增長之間的不匹配,既有監管層面的問題,也有公司治理的問題。針對後者,田軒提出,一方面要扭轉當前獨立董事監督職能偏弱的局面,建立獨董協會組織,并形成專業化的獨董市場,來加強獨董監督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還需要形成一個有效的外部治理機制,以“門口的野蠻人”來倒逼企業管理層提高治理水平。

劉紀鵬則提出了“監審分離、标本兼治”的資本市場改革思路。所謂“治标”,即監管層在短期内形成一套完整的設計來提振股指,讓市場有效形成财富效應。而“治本”,則是從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入手,針對發審制度、市場監管以及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等制度痛點開展系統性的改革。他特别強調,要堅持運用中國改革成功的方法論來指導股市改革,尊重中國的國情,由淺入深、從易到難,步步推進。“體制決定了我國政府有着強有力的決策能力和執行能力,找準了方向,配之以一套系統性的規劃,相信股市能夠完成從低迷到重振雄風的轉折,最終走向慢牛。”劉紀鵬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