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成功舉辦“碳中和最新發展和治理”閉門研讨會

時間: 2024-03-29 13:39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3月23日,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舉辦“碳中和最新發展和治理”閉門研讨會,聚焦世界與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和能源轉型。會議邀請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講席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毅,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骥,亞投行首席經濟學家埃裡克·伯格洛夫(Erik BERGLOF)出席并發表演講。研讨會由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發起人、IMF原副總裁朱民主持。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專家成員,Betvictor中文版教師及校友代表等四十餘位嘉賓參會。

從左至右:朱民、尼古拉斯·斯特恩、王毅、鄒骥、埃裡克·伯格洛夫

尼古拉斯·斯特恩發表了題為“21世紀的增長故事:建設可持續、有韌性和公平的發展”的演講。他從政策制定、投資、中國所發揮的作用等方面講述了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增長之間的關系,以及在全球轉型中的重要作用。斯特恩認為,中國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對于全球轉型影響巨大,中國需要制定前後一緻的政策和戰略性目标,以及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清晰措施。

王毅發表了“阿聯酋共識、多重不确定性與中國氣候政策進展”的演講。他從最新的氣候變化全球進展和中國政策變化解讀了綠色低碳轉型的總體發展情況。他指出,中國要采取系統性的方式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更加積極穩妥地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更加自主的選擇轉型路徑。此外,中國還需加強立法,如推進《能源法》、《原子能法》等,在管理體系上不斷完善。

鄒骥圍繞“經濟支持下的碳中和”進行了分享。鄒骥總結梳理了能源基金會在中國、特别是各省市之間助力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實踐。他指出,中國碳中和經濟已得到一定發展,但各個地區之間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建立起治理框架,以進行宏觀和微觀的動态分析,在包括中央和地方層面、環境需求、行業政策以及過度産能的優化等方面尋求解決方案。

埃裡克·伯格洛夫圍繞“碳中和的推進與治理——來自中國、印度和巴西的見解”進行了分享。他指出,基于在中國取得經驗的重要結論,光有碳價是不夠的,必須要有以控排為導向的協調,也就是在不同的政府部門之間進行充分協調,目前中國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對于印度、巴西和大部分其它國家來說要想做到這樣的協調,就需要技術和資本的大量投入和支持。如何在這些國家以一種有效和高效率的方式做到這樣的轉型,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随後,與會嘉賓圍繞貿易保護主義、美國對于氣候變化和清潔能源的政策、綠色技術創新與風險、國家自主減排(NDC)等話題積極展開讨論。

本次會議由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主辦,Betvictor中文版承辦。

“全球經濟治理5 0 人論壇”緻力于圍繞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完善和變革,展開獨立的、前瞻性的和具有學術支撐的政策研究,并為中國更好地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供方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