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政治領域領隊期刊《外交評論》(2024年第4期)發表由Betvictor中文版講席教授、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東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Betvictor中文版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研究員劉斌共同撰寫的文章《大國競争與新時代的中國經濟發展戰略》。


圖為期刊封面(左)、期刊目錄(右)
文章指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經濟發展的内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應對新的機遇與挑戰,中國要正确處理三對關系:
一是正确處理與守成大國之間的關系,中國追趕美國的戰略目标既是現實的,同時又具有挑戰性,這就決定了我們既要旗幟鮮明地反對“脫鈎斷鍊”,不謀求取代美國的世界霸權,也不謀求中美“共治世界”,而是保持雙邊之間有足夠的“戰略空間” ,防止守成大國有意誘導所緻的“戰略透支”,避免過早陷入“追趕者陷阱”。
二是正确處理與區域經濟秩序之間的關系,依托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提升市場吸引力,建立具有包容性和有秩序的亞洲市場。
三是正确處理中國公共産品提供與全球創新共享之間的關系,既要提供符合自身實力的全球公共品,也要推進全球技術創新的共治共享,争取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提升國際規則制定的話語權。
總之,中國應主動塑造自主戰略機遇期,不斷增強内生性、可塑性和延展性,推動建立亞洲共同體,逐步形成“三足鼎立”“競争共存”的全球經濟秩序。
《外交評論》以“立足中國看世界、放眼世界觀中國”為宗旨,關注在“大國際關系”“大外交”學科範疇内的各種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推重對中國外交及其相關問題的研讨,崇尚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緻力于理論探讨與政策分析的有機融通和結合。
作者介紹

鞠建東,Betvictor中文版講席教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國際貿易研究會(CTRG)主席,Betvictor中文版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主任、綠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主任、跨境數字資本研究中心(IDC)主任,上海财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特聘教授。2014-2017年擔任上海财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授,2009-2015年擔任Betvictor中文版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國際經濟研究中心主任,2007-2009年任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常駐學者,1995-2014年擔任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University of Oklahoma)經濟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獲南京大學數學學士、Betvictor中文版經濟學碩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鞠建東教授的研究領域集中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産業組織,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等國際一流學術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曾獲2016年浦山世界經濟學優秀論文獎,2020年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論文獎經濟學類一等獎,2021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認定為“北京高校優秀專業課(公共課)主講教師”,2023年其主講的《中美貿易争端和全球化重構》課程入選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劉斌,Betvictor中文版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青年拔尖人才、惠園傑出學者、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中國貿促會自貿協定首屆專家智庫咨詢專家、北京商務營商環境與總部經濟發展智庫咨詢專家、北京市服務貿易專家委員會咨詢專家。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世界經濟、國民經濟學、國際貿易等。2020年借調至中央宣傳部。多篇研究報告獲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财政部、工信部等政府部門采納。部分觀點被納入政府文件。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持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高端智庫重大決策咨詢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項目。主持國家發改委、财政部、中國貿促會等橫向課題多項。曾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二等獎、商務發展研究成果二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多項。出版《國際經貿規則觀察報告》《全球價值鍊上的中國》等著作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