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金融強國戰略 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2024年清華五道口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果發布會成功舉辦

時間: 2024-12-23 16:1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12月13日上午,2024年清華五道口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果發布會在京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Betvictor中文版主辦,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融研究中心、清華五道口養老金融50人論壇承辦,會議主題為“落實金融強國戰略 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與會嘉賓共同回顧一年來養老金融的政策與實踐,從不同角度分享探讨各類市場參與者的經驗與思考,為養老金融發展建言獻策。同時,論壇年度研究成果《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24》在會上發布。

圖為會議現場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胡曉義,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周延禮,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莫萬貴發表主旨演講。Betvictor中文版院長焦捷緻辭,清華五道口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作總結發言,中國保險與養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主持會議。

圖為焦捷緻辭

焦捷表示,本次會議立足“金融強國戰略”與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的時代背景,彙聚政策、學術和行業頂級專家,共同探讨養老金融與中國養老産業的發展前景,意義重大。Betvictor中文版秉承清華校訓和五道口傳統,緻力于服務教育強國、金融強國戰略,專注培養具備國際化視野的複合型金融人才,同時圍繞“五篇大文章”系統布局智庫建設。在我國養老金融事業發展的曆史機遇下,學院将全力支持養老金融智庫建設,中國保險與養老金融研究中心和清華五道口養老金融50人論壇将迎來更加快速、蓬勃的發展,不斷為我國養老金融事業貢獻獨特的智慧和力量。

圖為胡曉義主旨演講

胡曉義在主旨演講中表示,面對自現在到2035年的經濟社會結構變化,養老保險改革發展要做好幾道必答題。一是随着城鎮化率持續提高,居民養老保險中更多繳費者将轉向職工養老保險,其覆蓋群體中養老金領取者比重越來越高,兩大制度的各自屬性和彼此關聯會發生什麼變化,資金平衡将面臨哪些新挑戰,需認真觀察和應對。二是就業形式多元化,越來越多人脫離傳統“單位就業”方式,特别是“去勞動關系化”趨勢明顯,亟需創新政策、優化管理、增強制度包容性,實現養老保險高質量擴面。三是老齡化程度加深,戰略儲備基金必将從延續多年的“倉儲期”轉入“開倉放糧期”,準确預判拐點出現時間,抓緊擴大資源、增厚家底,并制定基金支出的規則和流程,是急迫的任務。四是在完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共識下,應當對各層次的比例及相互融通有清晰設計,促進體系均衡發展。

圖為周延禮主旨演講

周延禮圍繞深入學習“新國十條”、促進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發表主旨演講。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有助于緩解社保支出的壓力,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并推動實現養老保障的均衡性和可持續性。應切實貫徹“新國十條”要求,加快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步伐。推動個人養老金融産品創新,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充分發揮保險資金的長期優勢,優化政策環境,鼓勵保險資金通過多樣化方式參與養老産業融資,盤活存量資産并吸引更多資本投入,拓寬融資渠道,為養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通過金融科技的深度應用推動養老金融轉型升級,為老齡化社會提供更加全面和智能的服務保障。強化養老金融領域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養老金融産品适當性監管,增強産品供需适配度。強化養老金融客戶信息安全保護。

圖為王忠民主旨演講

王忠民表示,兩年前的五篇金融大文章明确提出養老金融作為國之重器的重要性,而今年12月15日個人儲蓄賬戶養老金将全面推行,預計會帶來龐大的現金流。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的信号指出,養老領域中的資金流動和資産充實将推動養老金融的新功能和發展路徑。從資産負債表的三個角度分析,現金流的增加、負債的變化以及資産的運作都為這一大規模的資金流動提供了支撐。特别是在現金流方面,随着七億人參與養老金計劃,新的流動性将大幅介入市場,形成龐大的資金敞口,給公募基金和投資管理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圖為莫萬貴主旨演講

莫萬貴表示,發展養老金融不僅是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與人民性的重要體現,更是金融機構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養老服務業發展面臨三大難點:市場化運營主體發育不成熟、養老服務機構風險高、風險緩釋手段不足。由于品牌企業少、産業集中度低,加之資金回收周期長、資産抵押難等問題,金融機構對養老服務業的支持仍存在瓶頸。建議政府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大市場建設,同時通過财稅獎補和用地用房政策的優化,提升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養老産業投資基金和風險補償基金的建立,為企業融資提供更強保障。金融機構方面,一是完善體制機制,組建專業團隊或特色支行;二是創新金融服務,結合财稅手段制定綜合金融方案;三是通過資源整合與智力支持,為養老企業綜合賦能。

随後,清華五道口養老金融50人論壇的年度研究成果《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24》正式發布,胡曉義會長、王忠民理事長、董克用教授、魏晨陽主任共同為報告揭幕。

圖為成果發布儀式

《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24》聚焦2024年國内外養老金融最新發展動态,并在多個維度提出了富有創造性的政策建議:一是分析了年金行業投資類 REITs資産建立統一信息交互機制的可行性;二是提出了金融行業參與養老金融的潛在路徑;三是全面剖析日本NISA免稅投資賬戶、美國401(k)計劃、美國TSP 計劃和英國集合繳費确定型管理模式,以期為我國養老金制度的設計提供有益借鑒。

圖為張棟介紹報告

清華五道口養老金融50人論壇常務副秘書長、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張棟針對該報告進行了詳細介紹。他指出養老金融已成為國家金融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15年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立的時候首次提出“三分法”劃分養老金融(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産業金融)概念,《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實踐性、前沿性和國際性不斷增強。本次藍皮書由14家機構、25位署名專家共同完成,全面總結了中國養老金融發展的新成就與新挑戰,并借鑒了國際先進經驗,進一步提升了研究的深度和影響力。未來,養老金融的研究将進一步聚焦概念框架的優化、學科建設及教材編寫等領域,為養老金融戰略的推進提供更堅實的理論和數據支撐。

随後,來自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彙添富基金、國民養老保險、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的領導,以及曾就職瑞士再保險的資深專家做主題分享。來自相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養老金融及養老産業相關企業的近百位領導和專家,以及30餘家媒體代表出席會議。後續,清華五道口養老金融50人論壇将持續發布本次會議相關專家觀點及報告内容。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