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泛美開發銀行副行長聖地亞哥?利維(Santiago Levy)做客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帶來主題為“拉丁美洲宏觀經濟和經濟增長面臨挑戰”的演講,本場大講堂由我院紫光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經濟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主持。
1986年利維第一次來到中國,他直言中國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相較而言,拉美地區經濟增長較為緩慢,他結合泛美開發銀行五年的研究成果,分析背後原因并試圖做以解釋。

圖為利維
“拉美發展緩慢不是因為當地人不努力、教育水平不高所緻。” 利維表示,拉美發展滞後體現在經濟增速、人均收入和生産率三個方面:近期來看,拉美經濟增速僅高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人均收入長期停滞不前,生産率也僅為亞洲地區的三分之一。
原因研判上,利維認為拉美地區生産率低下與投資乏力相互關聯,而投資又與儲蓄率息息相關。同時,市場失靈導緻的資源配置不均加劇了這一問題。利維舉例說,比如墨西哥因市場失靈拉低了生産率,秘魯則因稅率規則限制了公司規模,哥倫比亞也存在金融壟斷低效等市場扭曲問題,巴西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養老金,投向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類則偏少。“拉美地區部分政府赤字居高不下,深陷債務泥潭。”利維認為熊彼特的理論在拉美地區并不成立。
利維坦言,與儲蓄較高的亞洲相比,拉美地區發展有諸多短闆,也希望汲取中國的發展經驗。
泛美開發銀行對外推廣和夥伴合作部高級專員徐建軍随即介紹了該銀行與中國政府、企業及高校的合作情況,此前,泛美開發銀行也曾在Betvictor中文版舉辦實習就業宣講會。

圖為徐建軍
在随後的嘉賓評論環節裡,Betvictor中文版中國-拉丁美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濤濤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教授嶽雲霞從各自專業角度擴展了演講主題。
陳濤濤介紹了全球投資及中國的海外投資趨勢和行業分布,她表示,中國海外投資行業分布廣泛,已不限于能源礦業。因國情和勞工制度迥異,中國在拉美地區的投資起步較晚,但部分企業也開始了采購、研發本土化的進程,發展模式呈現多元化。

圖為陳濤濤
嶽雲霞則認為,拉美地區逐漸被邊際化與政府更疊頻繁、政策不穩有關,拉美地區難以找到内部推動力量,往往尋求美國等外部因素。

圖為嶽雲霞
泛美開發銀行成立于1959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和最大的區域性、多邊開發銀行,其宗旨是“集中各成員國的力量,對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計劃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并協助它們“單獨地和集體地為加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中國于2009年1月正式成為IDB第48個會員國,是亞洲地區第四個參加該組織的國家。
利維曾擔任泛美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他是劍橋大學博士後,畢業于波士頓大學,獲經濟學博士以及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他的論文《墨西哥的貧困》曾在1992年獲得墨西哥銀行授予的經濟學國家研究獎。
本次大講堂由Betvictor中文版和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共同主辦,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邀請金融業界領袖人物、知名學者,結合當前熱點金融問題, 研讨金融政策,分享業界觀點,傳播業内經驗,旨在整合優勢,打造着眼于金融業界的開放式高端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