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新聞】2017中國金融學術年會在京閉幕

時間: 2017-07-13 17:13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17710日至11日,由Betvictor中文版和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17中國金融學術年會(2017 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Conference, CFRC 2017)在Betvictor中文版成功召開。來自海内外近400位金融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有關中國金融經濟問題的最新學術研究,進行了廣泛交流與深入研讨。   


(圖為會議現場)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新結構金融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林毅夫;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瑞惠金融集團講席教授,美國國家經濟署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王江受邀發表了主旨演講。

林毅夫以中國金融改革的方向為題,重點回顧了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近40年的高速發展曆程,總結了中國取得驕人成績的經驗,并提出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他認為,随着經濟發展,中國的産業結構不斷升級,金融改革應順應變化,使具有比較優勢的産業部門的融資需求得到滿足,從而助力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穩定增長。


(圖為林毅夫教授發表演講)

王江發表了題為中國金融市場研究:一個獨特的視角的演講,從收益與風險、市場操縱、監管制度三方面研究了中國金融市場,提出了市場操縱和熔斷機制的理論模型,并希望通過更廣泛的新數據、新實證研究來檢驗現有的假設,以發現不同市場間的共性和擴展新的研究方法。


(圖為王江教授發表演講)

本屆年會自201611月在全球範圍内征文,至20172月截至收稿,共收到有效投稿論文519篇,其中英文論文381篇,中文論文138篇,來稿範圍囊括中國金融領域重要的學術問題,包括:中國債務市場、投資者行為、國際貿易、環境污染、公司治理等。經過論文評審委員會的審慎評選,最終确定54篇論文在年會中進行專題報告與讨論,錄取率10%。年會論文評審委員會由46位海内外知名學者組成,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周皓任評審委員會主席,Betvictor中文版院長助理、鑫苑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曉燕任評審委員會執行主席。


(圖為周皓教授主持大會)

本屆年會設立2017中國金融學術年會最佳論文獎,旨在表彰和鼓勵全球範圍内的經濟金融學學者深入研究中國的經濟和金融問題,并将研究成果撰寫為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獲獎的四篇論文分别是:陳卓、何治國、劉淳合著的《四萬億政策背後的地方政府融資困局:銀行貸款與影子銀行的此消彼長》(The Financing of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Stimulus Loan Wanes and Shadow Banking Waxes),文章刻畫了2009年中國政府四萬億經濟刺激政策之後,随着債務額的累積和到期債務展期負擔的加重,地方政府債務由銀行貸款向影子銀行緩慢轉變的過程,并以此來解釋中國影子銀行在2012-2015年的野蠻生長;克裡斯汀·倫德布萊德(Christian T. Lundblad)、楊之曙、張麒合作的《信息性交易量與資産價格:來自激進投資者的實證研究》(Informed Trading Volume and Asset Prices: The Role for Aggressive Investors),針對中國股市交易量前十名營業部和基金賬戶數據研究發現,激進投資者擁有信息優勢,并且該優勢來自于投資者所在的地理位置;林毅夫、張一林、龔強共同完成的《企業規模、銀行規模與最優銀行業結構基于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讨論了銀行業結構與經濟結構之間的内在關系并提供了一個微觀基礎,指出一個國家的最優銀行業結構内生于該國的經濟結構,且随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而變化;楊國超、劉靜、廉鵬、芮萌合作的《高新企業變形記” – 基于減稅激勵的研發操縱行為研究》,論文利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中規定的研發投入強度門檻這一特殊的中國制度為背景,研究了公司是否會為獲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而機會主義地操縱研發投入的現象,不僅為當下激烈辯論的産業政策之争提供了微觀證據,還為政府如何實施産業政策提供了理論參考。


(圖為張曉燕教授主持大會)

此外,本屆年會還設立了首屆新結構金融學最佳論文獎,旨在鼓勵國内外優秀學者對中國相關的新結構金融學問題展開研究。本屆獲獎的兩篇論文為:叢林和雅可比·龐提策利(Jacopo Ponticelli)合作的經濟刺激下的信貸分配:中國實證》(Credit Allocation under Economic Stimulus: Evidence from China研究了在金融摩擦下的資源重置,計量鑒定商業周期下的供給側信貸擴張和分配,同時也是首篇論文用精細公司和銀行貸款數據結合動态模型分析中國四萬億計劃對公司借貸和實體經濟影響;屈源育、沈濤、吳衛星合著的《IPO管制溢價與資源配置效率》,文章估算出A股市場的平均IPO管制溢價(殼價值)為40億元,并提出了一個衡量上市公司股價中殼價值含量的指标ESV/MV


(圖為分會議現場)

2017中國金融學術年會的召開為國内外金融學界、業界提供了一個國際化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台,通過對中國金融問題的深入探讨和論辯、研究和思考,研究人員對中國金融問題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年會也将繼續推動最新研究成果盡快應用于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為中國金融市場改革、發展、創新做出貢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