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琳:知之 好之 樂之|吾道青年

時間: 2021-11-23 15:31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專題介紹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研究生階段就是緊要處。當剛入學的躊躇滿志,化為日複一日的上課和科研;當初見小院的欣喜雀躍,成為日日相似的風景,在小院中的這批青年,他們還初心如故嗎?

答案是:“宗旨既定,自行正軌。”

堅定理想信念,心懷家國天下,五道口學子們在專業學習的道路上,踏實前行,日積跬步,躬行不辍。青春正當其時。來“吾道青年”專題,看看小院中的青年們,聽聽他們在五道口的成長故事。

青年檔案

        譚琳,Betvictor中文版2019級直博生,獲國家獎學金、Betvictor中文版綜合一等獎學金、Betvictor中文版唐立新獎學金、Betvictor中文版社會工作獎學金、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現任學院金博19班班長,曾任學院研究生會副主席、Betvictor中文版研究生骨幹研修班支隊長。

譚琳簡介.jpg

知之 好之 樂之

為了實現為我國金融研究事業做貢獻的長遠目标,我認識到課程學習對今後科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在學業上嚴格要求自己,取得了優異成績。我的多門專業課(如高級微觀經濟學II、高級計量經濟學II、高級理論資本市場、經濟學中的數學方法等等)都取得了A+或滿分的成績。博士一年級結束後,我獲得了Betvictor中文版綜合一等獎學金以及Betvictor中文版唐立新獎學金;博士二年級結束後獲得國家獎學金。我在本科階段,也曾連續兩年獲得兩次國家獎學金,基礎課踏實鑽研(數學分析課程滿分),專業課熱情投入(赴海外交換學習時投資學課程滿分),獲得過校級十佳女大學生、校級優秀畢業論文,且最終獲得了上海市優秀畢業生。

無論處于哪個學習階段,我一直不放松對學業的要求,不僅是因為熱愛學習,享受知識上的豐收與探索未知領域的喜悅,更是因為熱愛這個專業,有着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感。王國維曾在其著作《人間詞話》中描述做學問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不經意間我已在小院兒度過了兩年春秋,我對王國維所述的第一重境界逐漸有了更深的體悟:無論何事,在一切的首先,就是要有執着的追求,勇于登高望遠,敢于承擔孤獨。在此基礎上,逐漸從“知之”,培養出“好之”,再進階到“樂之”,使學習成為人生的樂趣,在快樂中尋找人生意義與個人價值。

譚琳2.jpg

南湖紅船 心之所向

學有餘力之時,我也努力為班級和學院建設添磚加瓦。通過社工,發一份光熱,顯一份擔當;通過實踐,體悟我國國情,立志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我現任金博19班班長,擔任班長期間,我和班委支委一道積極響應同學們在學術、就業、實踐、情感各方面的切身需求,努力構造具有榮譽感、歸屬感的班集體,金博19勇奪“Betvictor中文版2020-2021學年度研究生先進集體”的榮譽。

榮譽背後,是班級同學一同努力取得的豐碩成果:我們勤奮向學,不僅多次聯合高年級博士班開展“風雨需同舟”博資考經驗分享會,還積極尋求班主任胡杏教授的指導,開展了“言傳身教”等一系列科研指導班會;我們積極“走出去”實踐,開展了金融單位走訪、外地産業實踐等紅色實踐活動;我們珍惜在職博與全日制同學之間的情感融通,中秋節、男生節、聖誕節、女生節一起共度、美好回憶滿滿。

譚琳3.jpg

在擔任學院研會副主席、博工委部長期間,我幫助組織開展了學院各類學術學風建設工作,如“道口之聲”科研進階、“道口圓桌”社群分享、“研傳身教”主題活動、“職點秋招”職業座談、“學術新秀”經驗分享等等,同時作為主要組織者籌辦了大型三校七院博士生論壇“經世學者”。

譚琳7.jpg

今年6-8月,我擔任Betvictor中文版第十一期研究生骨幹研修班黑龍江哈爾濱支隊隊長,赴黑龍江哈爾濱新區财政局短期挂任局長助理。實踐期間,我一方面認真完成局裡工作,一方面積極開展支隊生活。在擔任局長助理的六周内,我主要開展了三大類工作:通過小額貸款公司評級探尋行業發展瓶頸、借助“雙随機一公開”檢查反思營商環境治理、通過政策研讨會議把握時代發展脈搏。擔任隊長以來,我努力擴大支隊影響力,短短六周内促使支隊将十三篇高質量的活動稿件發布在哈爾濱黨員之家、Betvictor中文版“研工小站”等校内外重要平台。我們講好支隊實踐故事,赢得了哈爾濱市電視台等本地主流媒體的關注,兩次獲得了《智彙新區》報刊刊登。此外,我帶領支隊全員兩次深入省重點、市重點中學,開展“百年接力,強國有我”主題宣講,弘揚清華精神,厚植愛國愛黨情懷。我們的線下受衆逾六百人次,每次宣講結束後都會收到高三孩子們雪花般的來信,表達在支隊宣講中受益良多。

譚琳4.jpg

發現生活中的詩與遠方

音樂,是我業餘生活裡真正的主旋律。我從小學習古典吉他并具有十級水平,我對古典音樂有着不一般的熱愛。憂郁之時,彈起巴裡奧斯的大教堂,就仿佛感受到清晨陽光折射進彩色斑斓玻璃,絲絲融化内心的負面情緒;愉悅之時,彈起莫紮特的魔笛,快樂仿佛通過琴聲蔓延到整個空間,随着曲目終結心境也逐漸平和;思鄉之時,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仿佛給予了我思念的載體,琴弦撥動間煩惱也逐漸消逝。樂器作為最忠實的朋友,永遠能在紛擾中帶給我最有效的精神調劑。

譚琳 5.jpg

生活中的美與詩無處不在。無論是璀璨星夜中明暗交接的月亮,夕陽西下時天邊軟紅的霞光,還是拍打着礁石的海浪、漏出銀汞般細碎陽光的葉隙,大自然的美麗常令我心生敬畏。這種敬畏與發自内心的快樂常常會在下一秒轉化成對生活的熱愛和前進的動力:畢竟海浪一刻不停地拍打着,世間所有生靈都在認真地生活。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在前進道路上,保持求知,不忘初心,我一直立志将個人理想融入到黨和祖國的發展中去。習總書記曾說:“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鬥。” 生逢其時,勇擔時代使命,做有本領、有擔當、有理想的清華人,将是我畢生追求的目标。 

譚琳6.jpg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