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桐:我在清華當助教,歸屬、傳承、深耕 | 吾道青年

時間: 2023-04-06 12:4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王宇桐,Betvictor中文版2019級直博生,多次擔任課程助教,經驗豐富。

讀博期間,每一年王宇桐都與助教工作結緣,貼心助教、暖心護學、潛心做事,她一次又一次成為教學相長的橋梁紐帶,感悟清華園中的歸屬與傳承。

做課程的“凝合劑”

助教工作,可凝練為“樞紐”二字。在王宇桐看來,“助教”之“教”,不僅僅是對教師,更多是圍繞教學,服務老師、幫助學生。該定位也決定了助教發揮着重要的連接作用,既要做好老師的得力幫手,也要做好同學們成長、成才的同行人。

圖為王宇桐擔任逐漸助教的《金融科技理論與實踐》課堂

“前幾個學期,我日常最多處理的事項,便是同學們因為疫情防控的種種原因需臨時請假,以及課堂臨時從線下轉為線上等等。此時,助教是否及時傳達了信息、是否做好了溝通協調,成為課堂平穩開展的關鍵。”對助教工作重要性的領悟,讓王宇桐心中始終有沉甸甸的責任感。“課上無小事,助教不簡單,要一點一滴都關心,做好課程的‘凝合劑’。”知責于心、明晰定位,是做好助教工作的起點,也是歸屬感累積的起點。

貼心、暖心、知心

被問及如何才能有效發揮助教的“樞紐”功能時,王宇桐說“換位思考”是要義,對老師“貼心”、對同學“暖心”、做大家心中的“知心人”。

對教師來說,助教可以幫助把握課堂細節、及時反饋總結,幫助老師更好更快掌握課程效果;對同學們來說,主要關心的是知識學習、考勤與分數,更希望助教作為“暖心”師兄師姐,護航學業,解答疑惑。“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響”,王宇桐看來,不論是什麼工作,都要給人靠譜、溫暖和踏實的感覺,将人文關懷融入日常點滴。

圖為王宇桐擔任助教的《投資學》課堂

曆經多次助教工作,王宇桐已經提煉了一套“寶典口訣”。課堂運行:提前線下踩點是必須,課前三步走不可少——“PPT拷貝放映、翻頁筆有電、礦泉水備足”;線上課堂三步走也要謹記——“聲音測試、共享測試、視頻測試”。師生溝通:商定事項要彙總,解決預案要想好,時點溝通要集中,才能幫助師生提升信息處理效率。作業呈現要細心、文件命名要規整,彙成表格要明晰等等。助教工作往往體現在很瑣碎的點滴小事上,但王宇桐總能将點滴彙成,有條不紊,靜水流深。

圖為王宇桐擔任助教的《黨的知識概論》線上課堂

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王宇桐不斷換位思考,成為課程全員的知心人,發揮好了助教的橋梁效應。“在每一個課堂上,師生在共同組成了一個集體,在教學相長中磨砺自我,從朋輩激勵中收獲友誼,此間的歸屬感,純粹又美好。”王宇桐如是說。

圖為王宇桐擔任助教的《金融市場投資管理》課堂

歸屬、傳承

“助教工作并無捷徑可言,要秉持責任心、充分走心、持續用心。”而被問及助教工作的最大感受,王宇桐說:“歸屬、傳承”

傳承,是課程知識的傳承。王宇桐擔任金融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王正位老師《金融科技理論與實踐》助教時,一件事情給她留下深刻印象。該課程的優秀作業會整理發布在“Fintech理論與實踐小課堂”微信公衆号。在公衆号交接過程中,師兄悉心教授運營注意事項、闡述推送要點、細數每年變化,王宇桐說:“就這樣一年一年,選課的同學永遠在變,而通過助教工作在師門傳承,課程也在公衆号中得到了傳承與永恒的記錄。”

傳承,是師風師德的傳承。王宇桐深感,雖然給多位老師擔任過助教,老師們風格不一,但不變的是老師們對“立德為首、學高為師、教益為友、育人為本”的榜樣示範。王宇桐感慨:“‘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便是如此。”

傳承,是清華精神的傳承。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曉燕老師在助教工作交流會中提到:“要充分利用好助教工作的機會,在實踐中磨練積累個人人力資本,不斷思考,力求想遠、想深、想遠。”這啟發着王宇桐,“想深、想遠”做好每份工作,便是對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傳承闡釋、對“追求卓越”品格的繼承展現,助教工作亦是如此。

王宇桐說,在清華做助教這幾年一直深感幸運,學校為助教營造了良好的設施環境,提供了豐富的助教機會與培訓課程;有良師益友樹立為學為人的榜樣,有優秀朋輩攜手同向同行,清華每一段經曆都美麗而精彩。莘莘學子來遠方,春風化雨樂未央,她會帶着這份歸屬與傳承堅定向前。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