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一凡:去做一些對國家社會有意義、且需迫切回答的事項丨吾道青年

時間: 2023-11-21 10:07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呂一凡,Betvictor中文版2021級聯合培養金融學博士生,本科畢業于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曾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等獎勵。現于某保險資管公司從事權益投資工作。

 “蹄疾而步穩”

本科南開、碩士北大,到而今博士遇見清華五道口,何其有幸,三段求學生涯湊齊了“西南聯大”。

我的本科就讀于南開經院精算專業。八裡台邊的南開園,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既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資本論等經濟學基礎課程讓我領悟經濟運行奧秘,又有微積分、随機過程等數學基礎課程讓我塑造嚴謹邏輯思維。認認真真讀了四年,當時隻道是尋常,多年後再回首——紮實的經濟學素養與數學分析能力,恰是後續求學、工作最堅實的根基。

我碩士階段于北大光華就讀金融專業,一方面,系統學習了金融學理論,從半個門外漢,變成了摸到入門磚的“檻内人”;另一方面,在老師的引領下,我接觸到了金融學前沿的研究成果,第一次體會到理論模型的美與背後巧思。因思想,而光華,在燕園的兩年,在懵懵懂懂地吸收知識過程中,我逐步培養了獨立思考意識,也初步對知識、生活、工作形成了一些或成熟或幼稚的想法,并養成了在實踐中不斷檢驗、修正、豐富和發展認知的習慣。這種意識與習慣,都對後續工作或多或少産生了正反饋。

工作多年後,有幸重回校園,來到清華五道口攻讀博士學位,成為人生一筆難得的财富。在道口小院裡,既有理論課程教會我們如何嚴謹、嚴密地探索發現、分析拆解、直至解決問題,也有專題講座從學術前沿,為實踐中積攢的諸多疑問解惑。理論緊密結合實際,在與老師、同學的探讨中,引發了很多對投資中固有思維範式的反思。在小院的學習,使我開闊了視野、啟迪了思維,擺脫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信息繭房。以往我更多是埋頭苦幹,寄希望于“大力出奇迹”;現在則能時不時擡頭,看清前路,努力做到“蹄疾而步穩”。

2008年至今,我有幸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同學們的幫助下,積累養分、汲取力量,鑄就人生的“底色”,磨砺專業的“成色”。不斷學習、思考、實踐、反思,穩步再出發。

                                                                        圖為呂一凡在英國倫敦

讀博與工作

 為什麼在工作多年後選擇讀博?同事、同學、家人,很多人都問過我,我也很認真地思考過:

首先源于個人興趣。碩士畢業時,雖因緣際會地選擇了直接就業,但始終葆有一顆想讀博的心希望能夠系統深入地思考、分析問題,于紛雜數據内、從理論建模中探索挖掘,形成自己邏輯自洽的框架,而不是僅僅浮光掠影、淺嘗辄止。用文字留存下思考的過程與結果,在我看來是非常有獲得感的一件事。

其次來自工作需要。這或許也能回答另一個問題,讀博對投資業績有幫助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幫助,而且是非常有幫助。曾經有師長開玩笑,有實證研究表明,在國内市場,基金經理的博士學位似乎對賬戶淨值增長沒有正向幫助。關于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讀博确實不會告訴我未來應超配哪個行業、押注何類賽道,但讀博能幫我培養一套成熟的、可驗證的方法論,這對投資工作無疑是大有裨益的。“事必有法,然後可成。”無論是分析、處理海量信息,避免信息孤島,還是事後正确歸因,明确賬戶收益到底是源自阿爾法還是貝塔、明晰自己的能力圈,都需要系統研究、不斷思辨,方能保持“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定力。

如果以上兩點,是我在選擇讀博前就已想明白的事情,那在道口讀書的曆程,更堅定了我讀博的信念:在道口,我得以厚植了家國情懷和責任感,站在更宏觀的維度,思考微觀中的資産定價實務工作。例如,我的論文選題方向,将不會止步于探讨某段時間内市場定價的有效性這類非常成熟而且制式化的問題,而更希望從人口老齡化的角度入手,探究人口結構變遷對包括保險在内的資本市場的影響,去思考一些對國家社會有意義、且需迫切回答的事項。“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這種偏向于宏觀的思考方式養成,正是受道口的“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複興,促進世界和諧”的使命感所感染。

一路同行的溫暖

我的道口求學經曆,可能和很多同學比起來,有點特别。來道口小院的兩年多裡,我先後經曆了懷孕生娃、養娃和工作崗位調整,期間諸多角色轉變,疊加疫情影響,三十而立的人生忽然開啟了“加速鍵”,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就像有的人說恨不得一天有二十五個小時,這兩年多,我是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時,幻想自己三頭六臂,過程中有太多的狼狽、疲憊與沮喪。

但道口一直給予我力量。得益于學院老師們大力幫助與支持、極富人性化的協調、周到缜密的輔導與安排,使我能夠順利完成博一、博二階段的主要課程。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我在工作、家庭、學業這近乎不可能的三角之間,逐漸摸索到了某種程度的動态平衡。回望讀博兩年,收獲頗多,是各種意義上的豐收,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思維的精進,更有同行的溫暖與前進的力量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道口,一步一個腳印成長。未來的日子,希望在老師的指引下,踏踏實實做研究,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學以緻用,從理論中汲取養分,在實踐中不斷修正,為金融強國建設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