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在志願公益中“快樂認證”

時間: 2020-12-13 21:13 來源:清華五道口 作者:劉暢 字号: 打印

專題介紹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研究生階段就是緊要處。當剛入學的躊躇滿志,化為日複一日的上課和科研;當初見小院的欣喜雀躍,成為日日相似的風景,在小院中的這批青年,他們還初心如故嗎?

答案是:“宗旨既定,自行正軌。”

堅定理想信念,心懷家國天下,五道口學子們在專業學習的道路上,踏實前行,日積跬步,躬行不辍。

青春正當其時。來“吾道青年”專題,看看小院中的青年們,聽聽他們在五道口的成長故事。

青年檔案

劉暢1.jpg

    劉暢,2012年進入Betvictor中文版精密儀器系,獲工學學士學位;2016年進入美國紐約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2019年通過公開招考進入Betvictor中文版,攻讀博士學位。現任校研會内聯部内聯工作負責人,曾任精儀系學生會主席、校團委文體部組長、校研會國際部副部長等職,曾獲校優秀學生幹部、校優秀共青團員、校紫荊五星級志願者等榮譽。

以興趣為引,奔赴志願公益

回首大學以來的八年時間,志願公益是一個特别能打動我,一直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也很有趣的事業。

2012年8月,我作為提前入校參與培訓的學生骨幹來到清華園。在培訓的倒數第二個晚上,系學生會的學長學姐帶我們逛了一圈清華園,然後告訴我們,第二天我們會和提前招募的志願者們一起迎新。既是被迎接的新生,又是迎新志願者,我感到心情複雜,第二天,我先後領着六組新生及其家長在網球場、綜合體育館、C樓、宿舍等地辦理完報到的全部手續,聽到他們的那一聲聲感謝,我感到非常滿足。這是我參與志願活動的起點。

那年秋季學期,大一新生還不能參與班級以外的社工,不擅長體育的我鮮有機會在系内體育聯賽中上場。那時候我的生活被微積分、線性代數、大學化學和機械制圖占據,難免有些枯燥。在學期中後段,我連着看到幾條志願活動的招募通知,思考參與志願活動是否能給我帶來更多的快樂;抱着這樣的想法,我接連報名參加了“情系母校”志願活動、“帶你飛翔”——清河小學支教活動和北京園博會志願活動。

劉暢2.jpg

    志願活動錘煉了我勇于擔當的品格。雖然很辛苦,但卻讓我更加感受到服務他人帶來的快樂,因此之後我更多地投身支教、迎新、廢紙回收、系慶、招生等志願服務工作中去。正因為我在志願工作方面的經驗,我在社工中也引入了志願元素,解決了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擔任精儀系學生會主席期間,院系調整後精儀系規模縮小,系學生會如何改革成為了每次系内社會工作研讨的重點議題。我基于自身對志願工作的理解,在學生會工作的項目化、扁平化上做了試點探索,招募更多學生會骨幹外的志願者參與學生會活動籌備中來。所有工作有條不紊,我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式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

飲水思源,堅守志願精神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來襲,打斷了我返校的路;同樣也打斷了湖北等高風險地區的高中生返校之路。校研團委組織抗擊疫情服務隊志願活動,給疫情高風險地區學生提供幫扶,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在一對一定期定點交流的安排中,我對接了兩名高中學生。和其中一名高三畢業生交流時,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對未來選擇的迷茫、對社會中一些現象的不滿以及對高考的焦慮。因此,我每周都會和他交流一個多小時,和他探讨問題、幫他平和心态。在官方的志願活動期結束後,我和他的交流也并沒有結束。在高考成績出爐後,他很興奮地主動與我分享了他的高考錄取結果。他的喜悅感染了我,在為他高興的同時,我也為自己過去三個多月的工作成果感到滿足。雖然不再有“時長認證”,但我内心自有“快樂認證”。

回味參加的志願活動,我感慨萬千。一方面,參與志願公益,讓我能夠更加理解“飲水思源”的内涵,錘煉青年責任感與擔當意識;另一方面,我更加理解志願公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将奉獻自我、服務他人轉化為自身幸福感的動力,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正向的反饋。我經常跟身邊的同學朋友交流我做志願工作的所思所想,鼓勵他們加入到志願服務中來,希望更多同學能夠體驗志願公益,細細品味其中的幸福感,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留在心間。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