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碩博黨支部重走建黨百年路,啟航奮鬥新征程

時間: 2021-11-02 15:5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5月底至10月初,Betvictor中文版碩博黨支部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活動,與高校、農村和企業黨組織共建,學習百年黨史、牢記初心使命、立志接續奮鬥。

一、紅色實踐路線: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複興路,追尋黨的百年足迹,師生們來到了初夏的上海,與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博士黨支部開展共建。在中共一大紀念館,飽經滄桑的曆史文物帶領師生們仿佛回到百年前内憂外患的舊中國。1921年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其作始也簡,其将畢也必巨”,師生們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産黨人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不懈、矢志不渝。

圖為師生們在中共一大紀念館前合影.jpg

圖為師生們在中共一大紀念館前合影

在陳雲紀念館,師生們被陳雲同志的兩句話深深吸引:“個人名利淡如水,黨的事業重如山”、“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交換、比較、反複”。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陳雲同志堅定理想信念、堅強黨性原則、求真務實作風、樸素公仆情懷、勤奮學習精神,做一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合格共産黨員。

随後,同學們來到了武漢,與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學生黨支部開展共建。1927年大革命失敗,中國革命面臨嚴重危機,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是黨的曆史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在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同學們感念革命曆程的艱辛不易,同時被中國共産黨的堅忍不拔及革命智慧深深打動。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同學們深入了解了中國共産黨早期艱難探索、曲折發展的曆程,認真學習了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質。

而在甯夏與民生銀行銀川分行黨委的共建中,師生們聆聽黨課,深入學習1935年毛主席率領紅軍轉戰甯夏時的“單家集夜話”、1936年紅一、二方面軍在将台堡勝利會師的紅色佳話;在内蒙古土默特紅色教育基地,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解說配合豐富的實物史料,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黨的偉大革命曆程、基本經驗和光榮傳統,以及土默特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發展中做出的卓越貢獻和精神傳承。

圖為同學們參觀土默特紅色教育基地.jpg

圖為同學們參觀土默特紅色教育基地

二、金色實踐路線:脫貧攻堅顯成效,鄉村振興進行時

        電視劇《山海情》講述了閩甯協作譜寫賀蘭山下扶貧開發壯麗畫卷的故事。在甯夏銀川,師生們共同參觀了閩甯鎮鎮史館,從“今日閩甯鎮”、“苦瘠甲天下”、“高瞻展宏圖”、“關懷與共建”、“四個樣闆鎮”、“小康新夢想”六個方面,了解了閩甯扶貧協作的曆史,感受到黨和人民建設美麗家園、追求幸福生活的奮鬥曆程。

1635839895(1).png

圖為師生們參觀閩甯鎮鎮史館

閩甯鎮的誕生與興起,是中國脫貧攻堅偉大工程的一個縮影。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無數共産黨員前赴後繼,一往無前。在與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賽鄉北園子村黨支部的共建中,同學們了解到北園子村通過引入扶貧資金,極大地帶動了貧困戶就業。同時,北園子村結合村民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進行幫扶,2019年全村脫貧目标得以實現。在上海市奉賢區吳房村,師生們了解到吳房村作為上海市第一批九個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通過成立公司,導入中車城市交通、上海農科院等知名産學研資源,被打造成為新興産業社區及青村鎮全域的招商窗口,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揚帆遠航。

圖為師生們在吳房村合影.jpg

圖為師生們在吳房村合影

三、綠色實踐路線:科技創新助環保,綠水青山展新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内蒙古哈素海濕地自然保護區,同學們深刻領會到保護生态就是發展生産力,做好哈素海水系治理工作,對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農田灌溉等具有重要意義。

在甯夏,師生們參觀了高端煤基新材料循環經濟産業集群,以及自2019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級太陽能電解制氫綜合示範項目”,即用太陽能電解水制取“綠氫”,再将“綠氫”直供化工系統,替代原料煤和燃料煤生産高端化工産品。

而上海的農副産品産銷合作社的參觀,使師生們深入理解了“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綠色生态”的概念。合作社“養兔—養蚯蚓—種水稻—種草—養兔”的生态循環模式既有利于土壤修複,又有利于降低種養業成本,還可保證農産品食用安全,可謂一舉多得。此外,農牧場還建立了智能玻璃溫室大棚,安裝有太陽能光伏闆,光伏發電滿足全場用電需要。

圖為師生們參觀智能玻璃溫室大棚.jpg

圖為師生們參觀智能玻璃溫室大棚

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實踐活動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黨員,我們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将理論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