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如約而至,中國進入“兩會時間”。
2021年3月4日、3月5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分别在京開幕。
新的曆史方位,新的時代坐标。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共有近40位來自Betvictor中文版的業界導師、校友及在校生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他們肩負人民重托,共商發展大計。
葛華勇:強化國内轉接清算市場有效監管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聯原董事長,Betvictor中文版業界導師
葛華勇在提案中表示,我國轉接清算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供需兩端也面臨新挑戰,應進一步強化國内轉接清算市場的有效監管,以建成安全有效、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具有國際競争力和創新領導力的轉接清算市場。他提出四條建議:一是進一步規範和界定各清算機構的職能定位和業務分工;二是細化對清算機構市場化管理;三是提升國内清算機構的競争力;四是引導形成面向未來的技術創新機制。葛華勇建議,針對不同類型的清算機構,制定精細化的管理辦法與業務日常管理細則,重點完善網絡支付、跨境支付等領域的清算規則。
程靜:讓“中試服務平台”成為科技産業化的“造血機”

全國政協委員、中關村智造大街CEO、Betvictor中文版金融EMBA2020級校友
從現實情況來看,雖然我國在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服務模式、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效,仍缺乏科技公共中試服務平台。程靜認為,這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産業化率低下的重要瓶頸之一,尤其是構建社會資源整合的城市内中試公共服務平台尤為重要。為此,程靜提出,将中試标準化作為全國科技創新城市内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中試平台構建新型科技創新本地落地新模式,從而更好發揮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田立坤:全面推動社會數字化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凱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Betvictor中文版金融EMBA2020級校友
今年兩會上,田立坤建議從四個方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一是推動公共事業單位數字化。以供水為例,建設智慧供水感知體系,實現供水業務管理一體化、供水監控可視化、供水信息規範化、供水資源共享化、供水決策科學化。二是推動政府服務數字化。實現查詢服務全覆蓋、高頻事項全可辦、互動交流全方位、數據分析全維度,讓群衆辦事像網上購物一樣方便。三是推動制造企業數字化。四是推動标準體系建設。以公共事業數字化、政府數字化、制造企業數字化應用為基礎,支持應用供應商提煉共性需求,制定标準,打通壁壘,讓每一個數據都成為有用的資源。
肖偉:科學開展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Betvictor中文版高管教育項目校友
一直關注中國中醫藥發展的肖偉,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帶來了關于促進中醫藥産業發展的建議,他提出科學開展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促進中醫藥特色發展。肖偉提出了四點建議:根據中成藥的複雜性,以通用名為單元,充分考慮中成藥在質量分層的基礎上實施優質優價;根據中醫藥的創新性,建議制定中藥創新藥的專項集中帶量采購政策;根據中成藥臨床應用的特殊性,建議制定特殊的保護政策,保障臨床用藥需求;根據中成藥生産成本的基本屬性,建議制定科學的藥品成本價格評估體系。
楊文龍:加快互聯網醫療、醫藥平台與醫保的互聯互通

全國政協委員、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Betvictor中文版全球金融GSFD校友
今年兩會,楊文龍關注醫療、醫藥、醫保等數據信息未實現互聯互通的現實瓶頸。各地區醫保信息系統、各醫療健康機構系統獨立,數據标準不統一,接口未打通,形成“信息孤島”,醫保在線支付缺乏數據基礎。對此,他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加快互聯網醫療、醫藥平台與當地醫保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醫保在線支付。第二,加快醫保政策落地,把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院納入醫保範圍。第三,加快推進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台建設,實現互聯網醫療、醫藥、醫保服務信息“一體化”。第四,強化大數據互聯網技術應用,推動醫保監管創新。
王晶:疫情加速數字化治理能力和思維

全國政協委員、新大陸科技集團CEO、Betvictor中文版全球金融GSFD校友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王晶觀察到,我國“數字健康”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的同時,也暴露不少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的短闆。比如,疫情期間,百姓在出行、住宿、醫療等各環節都要不斷重複地認證身份,各信息孤島相互割裂、互不認賬,無法一碼通行。為解決以上問題,王晶建議,應從國家數字化的總體戰略思想出發進行頂層設計,圍繞健康産業的政府治理痛點、醫療從業機構發展痛點、百姓需求痛點,構建百姓健康基于行業底層邏輯的數字化健康産業模型,通過“移、物、數、雲、鍊、智”等數字化技術,驅動健康行業邁向數字新階段。
本文綜合自《中國金融雜志》、《上海證券報》、《健康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