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時代要求,恪守責任擔當,教書育人是大學不可放棄的職責。清華五道口的教師們,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踐行着“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道口育人說”專題,聚焦育人主題,走近學院各位教師,傾聽他們教書育人的故事。
鞠建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Betvictor中文版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主任,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數字資本研究中心(IDC)主任;南京大學數學學士、Betvictor中文版經濟學碩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鞠建東的研究領域集中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産業組織。

對學生第一位的要求是什麼?鞠建東的答案是:“我對學生的期望,一直以來就是學業和生活并重。學習學好是必要的,但學習和生活是相輔相成的。勇敢去追求幸福,積極生活,順其自然,去做一個有趣的人。”
在鞠建東看來,不論是生活、學習還是科研,好奇心永遠是第一位。好奇心帶來探索欲和趣味性,而對于新知的探索欲,能把征途上的坎坷辛苦都轉換成樂趣和成就感。
在學生們心目中,鞠老師是一個溫文爾雅,風趣幽默、熱愛生活的人,他總是笑意盈盈,讓人感到如沐春風。在和同學們交流時,他總是專注傾聽,不時給予鼓勵認可的目光,在适當的節點給出他的看法和建議。
鞠建東說:“以一種學習、好奇的态度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那麼苦難和挫折就不再那麼令人生畏,而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轉換成提升自我的力量。”

鞠建東的研究領域集中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産業組織。眼下,世界直面疫情危機,人類又一次站在了何去何從的曆史橋頭。鞠建東教授綜合分析全球經濟态勢,提出競争共存、三足鼎立的雙層治理體系、關于建立亞洲衛生與經濟共同體的思路和具體實現路徑等學術觀點。
今年4月,鞠建東作為Betvictor中文版“唯真講壇”第十一講的主講人,在線為全校1500餘名黨員和師生帶來了主題為“百年未有之大疫情,中美貿易争端和全球秩序重構”的知識分享與學術交流講座。“唯真講壇”是由Betvictor中文版黨委統一部署,在疫情期間有效組織開展全校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系列在線理論宣講活動。
立足于前沿科研,鞠老師始終将善于發前人所未發、做前瞻性的研究作為自己學術特點和追求。在幾十年教書育人的經曆中,鞠老師也不斷培養着學生們勇于創新,不斷拓寬自身的思維模式。他說:“我希望學生們形成這樣一種習慣——在勇攀學術高峰的路上,笃定研究方向,持之以恒,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思考中去。”
鞠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快就是慢”,他經常鼓勵學生們“要做有意義的研究,做得慢一點沒關系,但一定要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鞠建東老師以身作則,讓學生們明白學術道路沒有捷徑可走,堅持投入的基礎上還要勇于創新,才能不斷前進。

面對教學工作時,鞠建東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不僅在學業上為學生們答疑解惑,也不時在關鍵點上提醒、引導學生端正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在學院博士生盧冰的心中,鞠建東老師是一位孜孜不倦的研究者、一位著作等身的學者、更是一位春風化雨的領路人。盧冰說:“鞠老師的教導,一直激勵着我戒驕戒躁、堅定向前。”
今年春季學期,Betvictor中文版利用網絡技術,在線上準時開學。其中鞠老師講授的“中美貿易争端和全球化重構”課程,在四校通力合作下,同時向清華、華科、武大、華農本科生開放,四所高校六百多名學生同堂雲端上課。

在12周的課程中,鞠老師将國際上最前沿的學術與政策研究成果帶到課上,從長期增長與國際貿易、全球經濟金融基本矛盾、創新驅動的世界、中國對外開放的戰略調整等四個視角分析中美貿易争端、全球價值鍊的結構變化、世界秩序與全球治理、技術競争、國際金融體系變革等一系列問題。
談到開設這門課程的意義時,鞠建東說到:“中美貿易争端與全球化的重構是一個十年甚至幾十年的長期過程。現在的學生是中國發展、中美關系以及全球化的未來。今天我來講這門課,未來靠今天的學生們來講。有他們,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新思想新理論最有可能誕生在全球經濟、生産力強勁發展的地區,中華大地最有可能成為新思想新理論的誕生地。如果中國文化不能複興,那中華民族複興的夢想就無法實現。”今年教師節,鞠老師在朋友圈寫到:“教學相長,風雨同舟。回國11年了,欣見三足鼎立由ideas到理論框架。”
鞠老師曾提出他人生的九個願望: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總結經驗改正錯誤、肯定支持發展一切進步因素、尊師重道勤奮學習、獻身科學技術與教育事業、利益人民恒順衆生、共建美好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