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Betvictor中文版高管教育中心“在線大講堂”邀請Betvictor中文版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沈陽做了宏觀展望模塊的線上分享,主題是“疫情時代的互聯網之變”。沈陽同時也是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項目的授課導師。

自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這隻“超級黑天鵝”掀起的波瀾席卷了全世界,基于在疫情期間收集到的1.7億條數據,沈陽通過多角度的細緻比對與分析,勾勒出一幅關于疫情及其影響的全方位知識圖譜,并分享了他對後疫情時代互聯網發展趨勢和新興技術趨勢的判斷。
沈陽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互聯網信息旋渦現象非常突出,這時候央媒在信息公開和采訪報道一線專家等方面的權威作用就突顯了出來。可以看到,無論是《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還是國務院客戶端等權威媒體和信息渠道,在信息傳遞的形式上和技術上都做了多種創新,并發揮出巨大的積極作用。沈陽還表示,這次疫情也打破了我們對互聯網原有的一些觀念。我們原以為不同媒體平台會處于一種互相取代的狀态,但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各平台媒體的主流量渠道特色更加明顯,共存成為一種常态”。
在談到疫情對整個社會帶來的變化時,沈陽認為,其中最本質的變化是人們對風險評估的認知變化了,“原來覺得社會風險程度不高的事情,現在看來,因為技術的發展,它會帶來高風險。”另一大變化是,因為居家隔離和在家上班,讓大家的在線時間大大延長。2019年6月,中國人均上網時間接近四個小時,但這次疫情使得很多人的上網時間接近甚至超過八小時,提前七年到十年接近“虛實逆轉線”。沈陽說:“上網時間達到八小時是有标志性效應的,一個人刨除睡眠後每天的活動時間總共就16個小時,上網時間超過八小時,意味着你在網絡虛拟世界待的時間超過了在現實世界待的時間,這就叫‘虛拟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逆轉’。
沈陽還分享了他對新興技術趨勢以及相關商業契機的判斷。他認為,基因技術、機器人技術、太空技術等“硬核”科技将從底層重構信息的承載、傳輸、分發各環節。除此之外,基于數據和智能技術的行業服務、社群服務和生态服務也将成為新的發展方向。“中國實際上已經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在這次疫情中,老年人受到的影響非常大。最近有一個新詞叫‘數字反哺’,就是我們要幫助老年人學會使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我們要用現代技術善待老年人。”他說到。
沈陽最後總結說,以疫情爆發為節點,人類的個體行為、社會形态、經濟形态,乃至于生命形态的演化速度都将加快。“未來三十年将是人類曆史上變化最劇烈的三十年,”他說到,“我把疫情帶來的一切影響統稱為一個理論概念,叫‘新冠加速’。”
“在線大講堂”是Betvictor中文版高管教育中心面向公衆推出在線公益學習計劃中的重要組成,涵蓋以下六個模塊:宏觀展望、行業應對、管理實踐、金融趨勢、科學新知、健康管理。在線學習計劃還包括在線學習包,整合清華教育資源,圍繞宏觀、金融、科創三大主題,提供在線學習資源。此外,中心還為清華五道口校友定制了專屬學習資源,包括校友專屬講座、讀書會、分享會及内部學習資料等。截至目前,活動已經舉辦了八期,線上參與人次超過895萬。往期講座的回看由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微信公衆号平台獨家提供,歡迎關注參與線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