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響出疏桐,又到盛夏光年,
紫藤小院中,蟬鳴伴随告别聲,
——清華五道口,我畢業了。
離歌漸起,分别将至,曲終人不散。
無論你走得多麼遠,我們的心總連在一起。
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臨别之際,畢業生們分享自己的故事——

張思安:Betvictor中文版優秀畢業生,2017級金融專業碩士,曾任金碩172黨支部書記,獲得Betvictor中文版優秀碩士學位論文、Betvictor中文版綜合一類獎學金、Betvictor中文版優秀研究生共産黨員,畢業後将前往中國建設銀行。
與清華五道口的初遇仿佛還在眼前,轉眼間我就将與這個紅樓小院的道别。在小院中度過的兩年時光,帶給了我太多的思考、成長和收獲,是我人生旅途中難以忘懷的篇章。
作為金融專業碩士的學生進入清華五道口,第一個沖擊便是這裡的學術壓力,至今我仍記得,研一上學期自己在撲面而來的案例、論文、考試、小組作業和展示中度過的那段“兵荒馬亂”的日子。小院不負金融界“黃埔軍校”的名号,以優質的師資和專業的課程設置,保證了高質量的教學水平。金融學理論、公司金融、衍生品等基礎課程更多地以理論結合實務的方式,讓我進一步紮實理論基礎的同時,更加深入地思考了金融學在實際中各類應用的本質;而金融計量、金融數據分析、财報分析等專業課程則讓我在提升了這一領域所需必備技能的同時,培養了随時跟進金融學術和市場動态的良好習慣。
在專業培養之外,清華五道口也為我們提供了太多寶貴的學術資源,從涵蓋宏觀經濟運作體制到各類證券市場的新生講座,到每周的學術研讨會,針對不同行業和研究領域的學術講座與學術沙龍,不僅充實了我的專業知識,還引領着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固定收益領域,确定了職業方向,并順利地完成了針對債券市場進行探究的畢業論文,小院的學術氛圍實在讓我受益良多。
進入清華五道口,我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這裡是一個多元化的小院,有着來自五湖四海、各類專業的同學;這裡更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每一位道口人身上都有着真誠正直的品質。從初入清華五道口的新生晚會,“馬約翰杯”學生田徑運動會,“一二•九”歌詠比賽,到男生女生節、暑期實踐、道口家庭和大家一次次組隊參加的比賽,在與小院中每一位同學結識的過程中,都能讓我感受到他們智慧、才幹、真誠。所謂近朱者赤,正是這樣一群夥伴,讓我在日益提升自我的同時,在小院收獲了一份溫暖的歸屬感。
在清華五道口的創始人劉鴻儒的傳記中,老先生曾經說過,“廣州黃埔所具有的革命精神,與五道口的開創精神、改革精神,雖然時代背景不同,但内涵是相似的;廣州黃埔是培養革命家的搖籃,我們學校則是培養金融改革家的搖籃,這是我們的方向”。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大方向的推動下,道口小院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前輩,在各行各業的引領者中,都不乏五道口校友的身影,傳承着“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道口精神。
進入清華五道口後,我更是在無數老師同學們的身上看到了這種精神的傳遞,而他們敢拼敢闖、勇于質疑、獨立思考、甘于奉獻的身影,也在不斷激勵着我,提升自己的責任意識,培養自己的奉獻精神,不斷學習求索,以期作為道口人的一份子,能為祖國的經濟金融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小院兩年的篇章即将落下帷幕,但對我而言,從清華五道口畢業并非離别,而是新的啟航;它既為我在小院度過的拼搏歲月,經曆過的暑期實習和忙碌秋招,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也為我走入金融市場,在銀行業發揮所學所用,真正為國家金融發展而奮鬥的旅程畫上了新的起點。
惟願今後我能不負學院對莘莘學子的期望,惟願清華五道口師生都能擁有精彩紛呈的人生,也惟願小院永葆青春,引領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