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融改革成效,回應經濟金融熱點
Betvictor中文版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
聯合推出
《愛評論:新時代百人對話錄》特輯
《新時代 新金融》
環境污染背後往往是因為投資結構出了問題,建立綠色金融體系已成為我國國家戰略,通過發展綠色金融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綠色産業是必然的選擇,綠色金融可能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下一個風口。如何讓綠色金融在防治污染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何保證綠色金融的商業可持續性?如何主動激勵綠色金融的創新發展?
新時代,新金融,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為您解讀綠色金融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馬駿,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币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共同主席、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高級顧問。

以下為對話實錄:
記者:什麼是綠色金融?它的真正的含義是什麼?什麼樣的産品屬于綠色金融産品?
馬駿:從定義上來講,我想最簡單的版本就是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金融服務,就叫綠色金融。定義稍微再細一點的話,應該是支持有環境效益的項目的金融服務,至少指三個領域,第一就是污染防治,比如說能夠降低霧霾的、減少水污染的、能夠改善土壤的,這樣的經濟活動、投資項目咱們就要用金融工具去支持;第二類是應對氣侯變化,就是指我們要減少碳排放和由碳排放引起的全球氣侯變暖,以及由氣侯變暖引起的各種各樣的環境破壞,比如說海平面上升啊,自然災害的頻率上升等等,比如說新能源的開發,節能的技術和裝置的應用來降低能耗,能減少污染性的這種像煤和汽油的燃燒所導緻的二氧化碳;第三類是提高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比如建築垃圾如果都是要填埋的話,會占用很多很多的地方,現在就有新的一些技術可以回收利用,變成新的建築材料。所有這些經濟活動,如果是金融支持它這就叫綠色金融。
記者:環境資源是公共産品,除非政策上的規定,一般比如說金融機構放貸,可能很難或者說有很強的意願去主動考慮這個貸款方的生産或者服務,是不是具有很強的生态效率。有的時候可能甚至剛好恰恰相反,就是因為信息不透明,那很可能我們很難以去了解清楚企業的碳排放,或者是他的能耗信息或者是他的污水處理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那麼我們怎麼才能保證央行釋放的流動性,比如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還有國家的财政資金,真正的用在那些綠色信貸上面,用在那些有利于環保的實體經濟上面?
馬駿:有好多種辦法可以解決我們剛才講的環境外部性的問題。第一,央行綠色再貸款,再貸款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從央行拿出一部分錢來給到商業銀行,這個錢是比市場的價格要更低的,就是利息更便宜一點,那麼要求這個商業銀行把這些資金貸給綠色的項目,比如說貸給剛才講的清潔能源項目,這個清潔能源項目的融資成本就下降了,成本下降了以後它的回報率就提高了,可能就從原來講的4%提高到了6%,使得其他的資金就願意進來共同來支持這樣一個項目。如何把外部性内部化,還有一個例子,地方政府現在已經啟動了對綠色項目貼息計劃,把融資成本給降下來了,最近江蘇也搞了一個對綠色債券貼息。綠色債券是另外一種融資工具,不是從銀行給的錢,它是從債券市場融來的錢專門用于綠色的項目,激勵更多的企業和社會資本來投入到這項的綠色項目當中,把外部性内部化,讓社會資本更願意來進入。
怎麼識别這些企業是綠色的還是污染性?你必須要有一套環境信息披露的要求。證監會實施了一個叫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一套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20年我們就會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無條件地要披露環境信息,那麼這個信息會包括像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能耗、水耗等等這樣的信息,那麼有這些披露以後,資本市場和銀行就能夠識别哪些項目,哪些企業是綠色的,哪些是更綠的,哪些是淺綠的,這樣的話可以更好地引導資金進入到綠色的産業當中去。通過解決信息不對稱來引導更多的資金進入到綠色項目,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部分的對沖了叫做外部性不能内存化的這麼一個問題。
記者:您剛才提到全國有8個城市搞綠色金融改革的創新試驗區,那據您的了解,就是他們的實踐情況怎麼樣?有沒有什麼經驗總結?
馬駿:取得了很多成績,當然參差不齊了,有些走得快一點,有些走得慢一點。湖州建了一個綠貸通平台,它把那些要找錢的企業的信息都放在這個平台上,然後把提供綠色信貸的銀行的這些信貸産品的信息也放在網上,給他們配對,使得這些綠色項目能夠比較快的獲得銀行的融資。
有其他地方也做了一些各種金融産品的試驗,像衢州,他們搞了叫強制性環境污染責任險這樣一種試驗,那麼有些環境高風險領域當中,經常會出現環境事故。在這些領域當中,當時我們在起草綠色金融指導意見的時候就寫進去了,要引入強制性的環境責任保險制度,那麼衢州還有一些其他地方就搞了這麼些試驗,去買環境責任保險,一旦出現事故以後,你就會發現,即使這個工廠企業倒閉,也有人會給你賠付,就是保險公司來賠付,這樣就保證環境修複是有資金來源的,另外一旦搞了這個環境責任保險以後,這個企業會受到保險公司的監督,保險公司以後可能會賠付,他為了減少他的賠付,他就會采取各種措施去監督這個企業,讓他們盡量減少發生環境事故的概率。
記者:這是一個好辦法。
馬駿:每個地方有不同的特色,拿出一些創新的做法來推動當地的綠色産業的發展,不能一刀切,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綠色金融試點,針對自己當地的産業結構和綠色經濟的發展的需要來進行政策和産品方面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