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一場名為“2019清華五道口兩會校友代表進校園”的活動在Betvictor中文版成功舉辦,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王俊峰回到清華五道口校園,和學院師生分享他作為兩會代表參會履職的經曆和感受,并就“金融如何助力民營經濟發展”話題闡述他的見解觀點。

王俊峰
金杜律師事務所全球主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GFD學員
(以下為發言實錄節選)
今天這個話題是“金融如何助力民營經濟的發展”,其實可以反過來說,民營經濟如何借助金融實現發展。
大家知道“兩會”正在進行,今年“兩會”上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是非常好的報告,是跟國家發展切實相關的,比如減稅降費,比如解決民營經濟貸款難、貸款貴等問題。報告描繪了我們國家在新的一年以及未來發展的一些規劃,這裡顯著地蘊含了一些特殊的發展機遇,無論是金融行業,還是民營經濟,我覺得當前都是非常好的發展機遇期。
個人認為,我們國家的金融發展,需要加大制度供給。金融跟法律是非常緊密的關系,因為金融本身就是有風險的,如果它沒有一個制度保障,沒有一個非常嚴謹的制度體系,那是不可想象的。
總理的報告當中講了很多關于營商環境的問題,還有就是栗戰書委員長的報告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别深刻: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中國将來的金融,能有多大的影響力,達到怎樣的高度,關鍵要看金融法律法規方面的制度供給,什麼時候我們國家的金融影響力能達到或超越倫敦金融城、紐約華爾街,從根本上說要看我們國家能否系統性建設起更有優勢和保障意義的、全面的、法律金融體制。
今天在國際上,國家之間的博弈很大程度上就是法治水平的競争。我覺得,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當中很多對人們有深刻影響的一些東西,比如人情社會、特權思維等,是跟現代法治思維相沖突的,是影響中國法治發展進程的。這些問題要改變,還是真的有賴于年輕人。所以,你們這些學習金融的學子,特别是在座的年輕一代金融人,你們一定要逐漸建立和培養自己高度的法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