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緻遠:“回首向來潇灑處”

時間: 2018-06-29 16:3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胡緻遠,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2016級金融專業碩士,曾任院學生會副主席兼新生助理,畢業去往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在清華五道口的一切起源于這樣一個夢:在夢裡,自己做着想做的事情,身邊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這個夢開始于2015年的初夏,眼看着即将在三年之後的這個時候落下帷幕。


在二十多歲的年紀找到自己熱愛做的事情,我想這本身就是一種挑戰。在五道口“學”金融,是為了離開之後“做”金融,這一個“做”字當中就蘊含萬千種機會。監管還是市場?一級還是二級?買方還是賣方?清華五道口給了我們很多選擇,很多資源,很多機會,我們隻需要緊緊抓住自己需要的那一個就好了。但我想真正有趣的部分,還是要在這個“做”字之上的。


研究生兩年,三個長假,自己先後去了湖北武漢挂職,在廣西巴馬暑期社會實踐,到浙江甯波調研,不敢說寫的報告有多大價值,但對應的感悟卻是滿滿的一籮筐。在巴馬的時候,當地縣委書記問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為什麼要做普惠金融?金融行業說到底,隻是這個社會大環境中的一個部分,它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進步。做普惠金融,就是推動社會經濟不斷前進,幫助實現社會治理,這反過來對金融行業也會大有裨益。


我想,大概“做”金融到最後,還是要跳出金融看金融。時間過去近一年,我仍然不時地想起那位書記的話。五道口誕生之初的使命是為金融市場培養高級人才,落腳點卻是國家發展的大戰略。實踐走過那麼多地方,看見的是金融之外的無限空間: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面臨各種瓶頸,高新産業雖有起色,但仍在嗷嗷待哺,中西部的扶貧工作則更關系到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金融在這些領域中都大有可用武之地,而這也必将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曆史使命。


“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入院伊始,老師們就努力把五道口精神的火種傳遞給我們。“道口人”三個字,既意味着專業的金融素養,更意味着那份素養之上的恢宏視野與曆史責任感。兩年的學習生活,既是對原有技能思想的完善,更讓我在這之中隐隐約約發現了一種新的可能,并為此而激動。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知音”,除了學習知識,拓寬視野,人生的另一大快事莫過于在青年時代遇到幾個好朋友。清華五道口兩年,最大的收獲大概就是認識了那麼一批人,既能推杯換盞,又能賞奇析疑,既是朋友,也是老師。在交流的過程中,探知彼此的思想,在其中發現新的天地,于是自己也更加完整了。五道口鮮芋仙裡的暢談,南京大排檔中的相對而坐,讨論室每晚必點的大香腸,新清華學堂外台階上仰望的星空,乃至畢業前夕的小霸王遊戲機,北京環城遊計劃,回味起來總是有别樣的味道,似乎人的感情也變得豐富起來了。



畢業的腳步匆匆,我也沒有機會再看着籃球場邊的藤蔓一點點由綠轉紅了。這個時節又想起進清華五道口前對自己的祝願:不忘初心,努力前程。夢醒時分,所謂初心,分明比當年更加具體了,剩下的前程,便隻手交付未來。那些過往與回憶,告訴了我原本所不知道的,鼓勵我從更高與更深的層次去把握前路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回首向來潇灑處”,離開了小院,但五道口精神,以及那一份份真摯的情感與回憶,卻永留心間。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