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臻爾:Betvictor中文版優秀畢業生,2016級金融專業碩士,曾任Betvictor中文版研究生德育助理、金碩162黨支部書記,獲得Betvictor中文版優秀碩士學位論文、Betvictor中文版三井住友銀行獎學金、Betvictor中文版優秀研究生共産黨員,畢業後将前往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對于清華五道口,我是一直感恩的。
作為一名跨專業的同學,我是懷着一顆感恩之心來到了這裡。兩年前,仰金融黃埔之名,懷揣試試看的想法,申請保研到清華五道口。很幸運,是這裡的老師們将我這個怯怯張望的門外漢牽入紅樓小院,帶領我推開了金融世界的大門。
這兩年來,我曾被問到很多次:在清華五道口你收獲了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動态的、不斷變化的。最初的想法也許僅僅限于外在表象:一個耀眼的名校光環、一個寬闊視野的學習平台、一群優秀卓越的同學夥伴和一份相對好看的簡曆。然而,随着在清華園的時光流轉,在小院裡學習經曆的不斷累積,此刻的我感觸更深的是内化的收獲。當然,等十年、二十年後回頭再看這個問題,也許又是另一番答案。
在這裡,我思索、理解關于“效用”的意義。金融是一門研究将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學科,效用是其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經典的理論告訴我們,在存在風險和不确定條件下,理性的人為了獲得最大期望效用來進行決策。學金融的人不僅在投資決策時奉行效用最大化的原則,往往在人生選擇中也是如此,容易陷入精緻利己主義者的思維框架。然而,清華五道口帶給我的影響是去思索作為五道口人所要追求最大化的效用是什麼。“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精神已經回答了效用的意義,這意味着不僅僅着眼于個人的效用,更是要關注集體的效用、整個社會的效用。因此,清華五道口是一所清華特色、道口風格的一流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和諸多集體活動引導我逐步去思索心中效用的意義,進一步如何在自我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進行配置和選擇。尤其是前往廣西巴馬貧困縣的實踐以及調研東北地區普惠金融,讓我近距離感受到了農村經濟發展的落後和局限,同時也發現金融更能接地氣地在農村發揮重要作用,這些識見最終促使了我畢業論文選擇普惠金融的研究方向,試圖去研究如何擴大金融惠及的範圍,從而也進一步擴展了效用的意義。
在這裡,我明确了自主的判斷與自信。在小院的兩年,是一個開始從校園逐步走向社會的過渡階段,我們開始接觸到了更廣闊絢麗、更真實嚴酷的世界。記得剛開學時,目睹同學們光鮮亮麗的簡曆,聽聞大家對于實習經曆和未來發展的侃侃而談,作為一名跨專業的我被徹底“碾壓”,心中惶恐、不知前路何方,覺得大家紛紛申請外資投行很厲害,看着同學蜂擁跑去做賣方研究很不錯,我在迷茫中投了很多了無音訊的簡曆。後來逐漸通過學院職業發展課程的引導、老師們一對一的職業咨詢以及與同學們之間的交流請教,開始了解到股權投資這個領域,通過實習進一步深入感受到投資的趣味和成就。在求職過程中,是學院的職業發展教育在黑暗中給予了我微光,給了我摸着石頭過河的勇氣,盡管遇到了很多困難與意外,但我仍然堅持了自己的判斷,也堅定地相信功不唐捐。龍向東師兄在“道口家庭”裡的教導同樣記憶猶新——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形成自主的理性判斷和自信,才能在一次次浪潮起伏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
在這裡,我保持了少年感。知乎上說,少年感就是眼裡有光、心中有火。金融行業對從業者的要求是專業嚴謹、考慮周到,然而,我在身邊好多同齡人、老師們和前輩們身上都能感受到這種少年感。少年感來源于純粹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來源于去探索無用之學和無功利地思考,來源于以開放包容的心态去嘗試變化、擁抱挑戰。這些撲面而來的少年感讓這座小院充滿活力、生機與熱情,也時時提醒着自己永葆青春。

兩年一瞬,太快了也太快樂,隻能努力将瞬間的感受封存心中:一次次小組讨論後的醍醐灌頂,每次面試前的加油鼓勵,在小陽台眺望的惬意黃昏,初夏走廊拂面的紫藤花香,灑滿月光的肆意夜聊,還有悲傷時刻的溫暖擁抱……很多很多美好時刻,至今想來仍然感動。
今日我懷着一顆如初的感恩之心即将離開這個小院——感恩于清華五道口給予的知識、賦予的精神和贈予的情誼。夾雜着無數的不舍和懷念,我要繼續前進了。最後,引用魯迅先生曾給青年學子的寄語與君共勉,“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我之所謂生存,不是苟活;我之所謂溫飽,不是奢侈;我之所謂發展,不是放縱。”祝福即将畢業的我們!祝福清華五道口越來越好!